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六章(2/3)

作者:老薛字數:8860更新時間:2023-11-03 07:31:06

    “是我衝動了,當時不該直接就上手。我有個師兄曾經說我是‘文人骨子,武人脾氣’,他說得對。”

    高修聽著笑了:“他這話還是挺有道理的,是你上次說在湖北練水師的那個師兄?”

    “是啊,不知他那裏今年會不會鬧蝗災啊。”

    湖北那邊沒有鬧災,那邊在鬧匪。

    泠皓所在的湖北水師總寨位於荊州,荊州地處長江中遊地區,向北可從襄陽直進中原,往東順江可下江南,西麵逆流而上是人稱“天府之國”的益州。此處自古都是西南到江南一線的水陸要塞,也是長江三峽的唯一出口,隨便一走都是前朝兵戈相見、封侯拜相的故地。

    如果在亂世,比如漢末三國,這裏幾度易手,是極為重要的咽喉之地,不少梟雄再次歃血折腰。遠的漢高祖滅西楚霸王、唐朝大破梁帝蕭統,再至近幾朝黃袍加身的趙匡胤捉了那個愛寫詞的李煜,都是由西蜀順江而下江陵——江陵,也就是現在的荊州——然後直入長江下遊的廣闊河灘。因此,泠皓所鎮守的這個地方,是守住江南的最後一隻隘口。

    但是現在海內升平,西南一帶還算是安穩,其實根本沒必要在這裏建一支這麽大的水軍——一開始泠皓是這樣疑惑的,不過鴻審帝讓他去幹,他也隻能照做,而且做得很有一套辦法。但是一直到了近期,他才真正明白,這支水軍,不是禦敵的,而是攘內的。

    總寨從荊州城麵向長江畔的河灘築起,無數木梁架起樓台,從河灘一直伸入江中,扼住最狹窄的呷口作為前哨。河中有沙洲的地方也建了哨點,江麵上往來戰艦無數。往裏是一處重兵把守的深港,有一扇對開的柵門,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水上,裏麵停著水師最大的戰船,長數百丈,上麵可以騎馬,並不經常用到。再向後是水師大寨,這一片水寨一直修到了北麵的長湖之濱,沿著密集的水上河網而建,連片的屋瓦竹樓比肩而立,竹樓之間上有懸空回廊,下有船隻來往,遙遙一望無際。

    此時午後細雨微蒙,浩蕩的江麵上隻剩下水汽彌漫了視野。

    “報——”江邊前哨,一名上身*,下麵穿黑蛟水服的哨兵在水裏“嘩啦”一聲浮出來,吐出嘴中叼的葦管,濕漉漉打著哆嗦撐著筏子上了岸邊,現在的水開始冷起來了。

    泠皓倚在正中的大屋的貴妃榻裏打瞌睡,聽到聲音後睜開眼睛問道:“哪兒?”。

    “上遊。五十人。第七隊已經把他們打回去了。”

    “打回去了你報個屁呀!”

    “然後又來了三百多!”

    “那等著吧,等他們過來。——十三隊將士聽令!上戰船!”說著拎起長槍一躍上到哨口停泊的小號戰船上,他穿的是一身無袖的緊身的黑衣,係了水靠,外麵穿著大紅色武袍,沒係腰帶,腰間依舊是軟劍,腳下是魚皮長靴,長劍倒背在背上。

    今天第三次了,這是泠皓每天的要幹的事情。

    是從冬天開始的,好像是突然間,荊州附近的漁村遭到了接連不斷的水寇侵擾,泠皓自然不會不管。但後來他發現這些水寇的來處很多,有荊州本地的漁戶落草的,有大老遠從上遊三峽過來的,還有下遊巴陵洞庭湖來的,他們借長江兩岸縱橫交錯的水網,劃著祖祖輩輩賴以謀生的漁船扁舟,帶上魚叉和鐮刀,像是往日那樣打漁一般去劫掠所過之處平靜的漁家,各自為戰,來去無蹤。

    一開始他們的規模很小,聚落與普通的漁村無異,而且大多是一邊打漁一邊打劫,甚至有人是直接住船上的,每次隻能等他們有所行動才能夠去抓現行,而抓到了活口也不能供出一個統一的頭領出來。因此,泠皓判斷,這些應該隻是迫於生計的平民,既然這樣,問題就應該出自上麵了,這好似官*民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