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八章(2/3)

作者:老薛字數:6756更新時間:2023-11-03 07:31:08

    泠皓對於中原的印象還停留在春天侵擾征東軍的時候所看到的樣子,還有跟隨李垣祠從山海關回來的人所講述,他以為現在那裏還是一片生靈塗炭、十室九空的慘狀,但現在真的到那裏去看,中原反而是百廢俱興了。

    周影玫在王超帶著東北守軍東掃的同時,派遣朝廷精兵從江南、江淮、皖中、關中、晉北、山東等地抽調耕農和工匠,將他們驅趕到一片焦土的中原去填補虧空的人口。這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周影玫下令,將廣大的中原分而化之,交由那些新晉的商人出身的官僚們,各付收支,將來劃給他們的那片地方就是他們的封地,可以自己收斂稅賦、任免地方官員,甚至組建私兵——這是賣國,然而卻是無法之法,這次中原的經曆太過慘痛,僅憑著讓當地土民自將升息,再次繁榮要等到五十年之後。周影玫等不了這麽久,民不聊生將成為秦鉞進攻長安的最重要托口;何況今年的早秋寒冷,說明接下來又將是一個嚴冬,也許天氣會一年年冷下來,天氣冷時北麵遊牧便會南下,沒有中原足夠的人口作為屏障,突厥的鐵騎又將要一路攆至江南,現在朝廷沒有可以與李垣祠一戰的將軍了。

    這計劃對於國家層麵來講,是正義的,但這對於那些被點名要搬家的人來說,自然是一場浩劫;各地平均要搬出一半人,再將人千裏迢迢遷至異地,這期間至少要損失四至六成的人口,一路號呼頓厲,血淚遠征,如果寫進了史書自然是不忍卒讀的一節,其中高官的奸詐、政策的詭計、役夫的暴虐將口口流傳人世。等那些人在新的家園裏紮下深根,成為混入當地人情風土的一支脈搏,他們是否還記得如何沿著族譜尋找血脈的源頭呢。

    然而等他們真正活著到達中華最古老大地上焦黑的屍體上時,他們反而安心了,人民是不盡的、是帶著土腥的,他們是從土裏長出來的莊稼。就像是征途路上的火棘,種在哪裏就長在哪裏,生在哪裏便紮根在哪裏,有了土壤他們便能夠成活,長出根來便不走了;但若真是強行把他們遷到別處去,他們依舊還要活著,興許能活得更好。他們的本性是守土的,卻也是守哪片土都行的。活者到了中原的人民們,馬上便著手收割馬上就爛在地裏的稻穀和棉花,在初夏便到達地方的那部分人,甚至已經開始了第二茬糧食的耕種。燒毀的城池是一時半會兒修不好的,但是那些空著的房屋已經有人在住了,沒有找到住處的人在城周圍搭起了數不過來的草棚子。

    泠皓回想對於周影玫的印象,記憶裏那是個任性懦弱的小王爺,但現在看,他也是厲害。

    泠皓又想回長安了,反正也正是往西走。

    長安比中原危險得多,畢竟那裏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他,即使是喬裝也很容易被人出來;如果投靠友人,寄居於長安也不是不行,但那件事情本來就毫無意義,他不知道現在朝中的的動向,貿然尋求庇護,被出賣的可能性太大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