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章(2/3)

作者:老薛字數:7796更新時間:2023-11-03 07:31:08

    在最寒冷的季節裏,一切的思想與行動都停滯了一般,張掖城中住民開始準備年事。

    這個地方哪個種族的都有,一些信回教的人已經過了他們的年節,他們把過節叫做“宰牲”。泠皓奇怪為什麽會有一整個名族都持著同樣的信仰,難道他們內部之間的關係真的是如此脆弱,才不得不用同一種信仰來使彼此凝合?還是說漢人的方地之所以分分合合,撕裂割據,就是因為他們並未有一個統一了的信仰?不過他也佩服那些掙紮在西北孤寒之地的人民,以及高原上貧瘠的苔蘚上的人們,人是無法決定出生地之的,一整個被決定生在那裏的民族,他們不得不使自己變得如夠堅韌才能活下去。

    吐蕃也撤兵回去過年了,然而他們內部依舊是亂著的。吐蕃的內部結構與突厥有些相像,都是一些部落或民族的鬆散聯盟,但是吐蕃的模式更加鬆散,因為高原上並非像草原的地勢那樣開闊,而是十分複雜,部族間的交往也少,這導致了即使是他們中有最強大的、占了絕對實力優勢的一支部落,也不能夠像班察支配突厥那樣完全支配著這高寒的莽原。而且他們的問題更加複雜一些,吐蕃不僅各部落之間關係緊張,部落內部的貴族之間的勢力也很亂。

    轉眼冬去春來,城下的積雪一點點地減下去,夜半時分能聽到冰淩從簷角被西風刮斷,落到地上摔成碎冰的聲音,風吹動山石在搖響。吐蕃自從撤出了西寧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似乎是自從他們的鬆讚身死後,那個民族就又喪失了鬥誌。

    這期間再無戰事,所有人都閑了下來,當自己閑下來的時候,自己之外的萬物是過轉飛快的。消息傳來時,張翼和關雲正在州牧府裏喝酒,汗流浹背,光著膀子倚著在院子中的蕭瑟長柳,西風不走春風不來,勉強栽種的楊柳也帶不來南方的新綠;他們下酒的是新宰好烹煮熟的羔羊肉,然而卻不好吃,過了冬的牛羊都十分瘦弱,關雲另外又啃著一個羊腰子。

    泠皓依舊窩在屋裏,他不再喝酒了,太傷嗓子,他現在喝的最多的是羊奶他從空氣中嗅到一股奶香味兒,仔細聞了聞,居然是自己身上發出來的,這讓他有些驚訝。於是他帶著驚訝的表情,看到了張翼一臉慌張地衝了進來,口齒不清地喊道“出事了”,他後麵跟著關雲,明明是喝過了酒,他的臉色卻比平時還要發白。泠皓再往院子裏看,有一個一身塵土和血的傳令兵站在院子裏,然後那個傳令兵撲通一聲倒了下去。

    隨著第一股融雪從祁連山上流下來,另一股人馬隨著春水蔓延到了城下——吐蕃的四十七王子從漠北回來了。

    他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因為按照路程和天氣,他至少要等到入夏才能夠從瓜洲的西麵重新繞道高原上來。可是他在十天內便重新攻克了西寧,接著直撲武威。這也就是說明,他要麽根本就沒有依從他死去的鬆讚父親去從戈壁上攻打嘉峪關;要麽他整個冬天都在戈壁上往回趕來——這種情況是不可能的。

    西寧的守軍大批大批地撤回了武威,關雲迅速趕去固防,他命令武威的守城將到玉門關去,防止西麵有聲東擊西的疑兵,而張翼繼續留守張掖,暫代關雲指揮當地守軍,隨之準備去往前線支援。然而過了幾天又傳回了消息,武威失守了。

    泠皓站在城牆上看著無數來自武威、西寧的士兵們湧入張掖城,一時間內城與外城之間擠滿了人。也虧得這裏常年戰爭,這些士兵在這慌忙撤離的時候,依舊能夠排成整齊地行伍,即使是他們的主帥已經身死——從武威撤出的時候,關雲親自帶領騎兵斷後,結果在一處隘口遭遇伏兵,全軍覆滅,回來的隻剩下了率先撤出的步兵以及他們押運的糧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