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章 蘆岡深處,綠林山寨(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596更新時間:2020-04-13 16:04:37

    李衢、解青處理過幾具兵卒屍體,又扒了他們的衣甲軍械,都被拉到山嶺間極為隱蔽的地方。按解青所言,倘若秦宗權所部兵馬當中,有久在山林中狩獵的獵戶出身的,也未嚐不會發現端倪,注意到隱藏在此處的屍體,以及有人出沒的蹤跡。

    但眼下能做的都已做了,而就算反軍寇眾發現李衢逃亡的方向,也很難發現隱藏在這一片山嶺中那座綠林山寨的位置。

    路上解青又向李衢述道此處山嶺算是在許、蔡、陳三州交界的位置,距離東北麵的汴州也不算路途遙遠,屬於南北崗嶺,而喚作蘆岡。李衢大概估計這裏應該地處於先秦時蔡國的所在地,也是秦朝名相李斯出身的家鄉故裏,在後世應該屬於河南省東南部駐馬店上蔡縣附近。

    比起西麵的伏牛山脈,這裏當然算不上什麽高峻雄偉的山區。可是綿延幾十裏的山嶺間可以竄行的山道錯綜複雜,如果非是蘆岡深山內出身的鄉民,外人也很難將深嶺間的秘徑探查得清。

    所以糾聚於此處的綠林強寇,避過了蘆岡間蟾虎寺、山神廟等較為顯眼的位置,在一處四麵有山嶺環繞的隱秘處紮寨修葺,這幾年來趁著時局動蕩,時常至許、蔡、陳治下村鎮劫掠,當初雖隻五七百賊眾,官軍就算剿捕,但也從來未曾發現蘆岡間強寇設寨藏身的位置(據《上蔡縣誌》載:蘆岡,一名西岡,一名蘆山岡。在縣西,北起長村,南抵汝南之金鄉鋪,亙五十裏,廣十裏。陵阜聳翠,涉之可望朗陵、嵖岈諸峰;中有蟾虎寺,鬆柏蔥鬱,泉水清美,夾岡大澗,數十餘道,縱橫曲折,深可數尋,大雨驟至,岡水下注,澗壑竟流聲如雷奔,雨霽則涸。獨古城西南,山神廟之右,澗底一泉,營澈澄泓,水南瀉複逆而西,經逆水橋南折,入蔡埠河)。

    然而就在不久之前,在蘆岡嘯聚的綠林盜又點了數百兵馬,去陳州治下的莊鎮劫掠,卻不料赴任的陳州刺史趙犨可不是什麽省油的燈,因他設計伏擊,山寨大當家、二當家、三當家非是被唐軍剿殺,便是被生擒活拿後斬首示眾,也隻剩下那個當時還不過在寨坐第四把交椅的廖倫一個僥幸逃脫回來。

    李衢又刻意向解青問及如今統領那處山寨的廖倫為人性情,得知他並無十分本事,當初也全因溜須拍馬討得大當家歡喜,這才於山寨中坐上了一把交椅。而那次廖倫狼狽的逃竄回來之後,便宣稱由他接管山寨之主的位置,按道上規矩,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雖殘餘的強寇未必服廖倫做山寨之主,然而由於本來山寨大當家、二當家、三當家的都已被陳州刺史趙犨擒殺,眾人也沒個主心骨。廖倫既然非要管領山寨,大家便也都任從了,然而自從他接管山寨以來無論個人威望還是所實施的種種舉措,似乎也很難服眾。

    雖然從解青對自己的態度看來,李衢也能看出這哥似乎甚是敬服他本事撩,但彼此畢竟隻是初識,所以他言語中仍是有所保留。可就算如此,李衢也敏銳的察覺到解青在言及那寨主廖倫之時,神情與言語中已不由的流露出幾分輕蔑與不屑...這也讓李衢大概有了個數,有個計劃,也在心中慢慢成形......

    而李衢在解青的指引下繼續往深山徑裏行去,這一路穿林透嶺、攬葛攀藤,差不多又走了數裏的山徑野坡。直到一處石壁嵯峨、甚是陡峭高聳的上岩前麵,本來看似是一條死路。

    然而又是在解青的帶領下,李衢鑽過斜側枝杈叢生的林障後堪堪隻能容得一個漢子穿過,約莫二十來步深的山穀隧道,後麵竟別有洞。

    又是九曲十八彎的山路野徑,經提醒避過腳下多是濕滑的苔蘚滿布,極容易滑落摔墜下去的崎嶇坡嶺,解青這才道,他們已經快要抵達隱蔽在這片山嶺當中的寨子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