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章 不殺之恩,你可切莫忘了(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22更新時間:2020-04-25 15:55:25

    如果能好好活著,哪個又情願去死?安仁義聽李衢言語,似乎也並沒有打算立刻處死自己,他便又急聲哀求道:“李寨主,若非軍令難違,在下實不願與你為擔如今既被寨主擒住,本來生死有命,自無怨言...可若蒙寬赦,不殺大恩,在下便是赴湯蹈火、做牛做馬,也必當厚報,若有違此誓,人神共戮,隻管教在下至阿鼻地獄受無窮苦楚,永世不得超生!”

    雖然這安仁義有山寨內數十賊兵的血債要還,但是比起綠林仇殺,要成就霸業也務必要有能夠招賢納士的胸襟器量。否則的話曆朝各代險些射殺了齊桓公的管仲、用計致使曹操長子曹昂斃命的賈詡、曾輔佐李建成打壓李世民的魏征、以及親手殺了嶽飛胞弟嶽翻的楊再興...等無數賢臣名將早在另投明主施展拳腳之前便要被誅殺了......

    隻是安仁義賭咒發誓的言語,又能信他幾成?

    李衢臉上不見喜怒之色,隻是神情冷漠的繼續凝視著安仁義,然而關於對方在正史中的傳記事跡,卻已飛快的浮現在腦海當中:

    安仁義,沙陀部人,按正史的軌跡他的確是初投秦宗權之弟秦宗衡,隨後秦宗衡攻淮南,卻被麾下都將孫儒所殺。安仁義後降楊行密,與大將田頵攻取常州擊擒孫儒,也素得重用,而後卻響應田頵舉兵叛亂,反楊行密而通好於朱全忠......

    本來在秦宗權軍中未曾顯山露水的安仁義,按他原本的軌跡轉投楊行密得到重用,卻又選擇背叛恩主...然而理由卻是為了響應與他交情深厚的摯友田頵,如此也可以這安仁義很重義氣。

    可是安仁義背反之後攻常州不克,隻得退保潤州,與前來征討的吳軍大將王茂章廝殺之際安仁義困守孤城,按史書記載“每與茂章戰,必命中而後發,以此吳軍畏之,不敢進”......

    然而死守潤州逾年之後,吳軍終究挖地道攻入城郭,很快占領了潤州。安仁義隻得率領家人與殘部退守上城樓,一時間仍能憑借其神箭本事例無虛發的射殺膽敢迫近城樓的敵軍,直震懾得吳軍將士不敢上前。

    吳軍眾將便扯著嗓子直拿汙言穢語大罵安仁義,當中也隻有一個喚作李德成的吳軍將領沒有附和著惡言咒罵。安仁義見狀便招呼其登上城樓,而李德成當真也敢應邀上去交涉,安仁義遂對他言道:“隻有你不相辱於我,今日我就把愛妾贈送與你,而我的項上人頭,也權當是建功立業的禮物,也一並送於你吧”......

    隨後安仁義扔掉弓箭,束手受縛,終究被處斬身死。從他的生平事跡看來,安仁義對摯友田頵要盡手足兄弟的情分,臨死前對待那吳將李德成的態度就算不是“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也倒還十分感性,對於別人待他的恩典也很當成一回事,看來也並非是言而無信,直把賭咒發誓的言語盡當做放屁的無義人。

    但是李衢也不會信安仁義會信守承諾到完全不受如今時局的影響,就算他不是心甘情願的要為秦宗權賣命到底。自己率領著百來名草賊,而且隻能在秦宗權反軍的圍剿之下掙紮求生,這等形勢之下,安仁義又怎會俯首帖耳的順服?

    心中思量一番後,李衢驅步上前扶起了安仁義,又沉聲道:“眼下我還不能給你鬆綁,我等需要你來指引,躲避開於周遭各處燒殺劫掠的反軍部曲。所以你也務必記得:你的性命仍處在我的掌控當中,倘若我等終究難免被秦宗權所部兵馬剿殺除盡,第一個死的,也仍會是你。對於朝廷勳官要臣、諸鎮藩帥,乃至黃巢、秦宗權等造反賊首看來,我等固然隻不過是不成器的蟊賊,現在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眼下也隻得押解著你一並上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