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7章 都是名將紮堆,兩個集團的碰撞(1)(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98更新時間:2020-06-02 23:39:20

    張歸霸,清河人,唐末五代名將。少倜儻,好兵衛。唐末與弟張歸厚、張歸弁從黃巢起事。後巢起事失敗,降唐投朱溫。屢從戰,勇武有功...後梁太祖開平元年授河陽節度使......

    而按正史軌跡,張歸霸至少在眼下,於效力於黃巢之時,雖然也不上是名不見經傳,可是比起趙璋、孟楷、尚讓、蓋洪等人,也並不是偽齊朝極其厚封重用,而被唐廷諸路藩鎮忌憚而務必須去算計的人物。

    但是在投從朱溫之後,張歸霸在與蔡州秦宗權交鋒的諸般戰事當中鋒芒畢露,在一次朱溫率主力軍馬趕至前打破敵軍,而使得朱溫大加讚言曰“昔耿弇不俟光武擊張步,言不以賊遺君父,弇之功,爾其二焉”...以後戰事殺敗朱瑾、生擒邵儒,與晉軍交鋒於洹水活捉了李克用愛子落落,又與燕人大戰殺伐,殲滅劉仁恭所部三萬餘人...期間可謂戰績超群,居於眾將之上......

    隨後於扞守刑州戰事當中,力抗後世習慣稱呼為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一,同樣是功勳卓著、武名遠揚的晉軍大將二太保李嗣昭所統領的五萬軍馬,威迫晉軍不敢輕易進犯,而後於李嗣昭於戰略上有所顧慮敗退之時張歸霸引兵追擊他,殺敵二萬餘人,而因功擢升為檢校司空。然而卻於唐佑二年卒於任上,時年朱溫尚未篡權建立梁朝,但是仍按太傅這等正一品的高官大員加以追封......

    多回憶起張歸霸這廝於史載中的事跡一分,李衢的麵色也不由又沉重了一分...更何況,又怎隻有他張歸霸一個?如果城下統兵的當真是他,那想必張歸厚、張歸弁這兩個他的親生兄弟,也都是眼下必須去麵對的對頭!

    張歸厚,史載明言表他少驍勇、有機略,尤長於弓槊之用,能以少擊眾。

    而且在投從朱溫之後雖初期隻署為軍校,而關乎他的史載很值得玩味的是“嚐與敵單騎鬥於陣,而敵將不能支而奔,乘此大捷”、“馳騎直往取之”、“歸厚乘徐壘如行坦途,甚為諸將歎伏”、“歸厚馬中矢僵,乃持槊步鬥”、“歸厚體被十餘箭,得筠馬乃歸”...這樣的記敘,由此可見這還是個用兵風風火火,且常好以及極擅陣前鬥將單挑,且都勢必要廝拚到最後一刻的狠人。

    尤其是關於“叛將陳璠在賊陣中,歸厚忽見之,因瞋目大罵,單馬直往,期於必取,會飛矢中左目而退。徐戎甚眾,莫敢追之”這段史載記錄...左眼被箭簇射中,卻仍大殺四方的退返歸陣,直震懾得敵軍不敢追擊,再結合他兄長張歸霸的沙場上所經曆的遭遇,他們哥倆,實際上才算是《三國演義》當中夏侯惇“拔矢啖睛”事跡的原型人物。

    畢竟“盲夏侯”夏侯惇按史實,是在與呂布交戰時被流矢射傷左目,致使敗北而回,而並沒有高呼“父精母血,不可棄之”而拔矢啖睛。張歸厚卻是在左眼眶裏插著根羽箭的傷重險情之下,卻仍披荊斬棘的殺返回本陣當中,這廝生猛,也是可想而知......

    至於張歸弁,按史載軌跡轉投朱溫之後得署為牙校,隨後的記述“時太祖初鎮宣武,屢命歸弁結好於近境,頗得行人之儀”,且麾下有將官企圖反叛之際“將謀竊發,歸弁察而擒之”、“有本郡都將。康文爽等三人欲謀外應,即時擒獲誅之,人心遂定”這等記錄。

    如此看這張歸弁與他血親張歸霸、張歸厚相較不但明文有表其為將亦善戰,同樣對外交涉、鎮守地方上更是一把好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