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9章 這個太監,我要了(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372更新時間:2020-07-25 09:33:01

    李衢又回憶一番,終於想起了那個正主的名頭,卻是原本的平盧節度使安師儒。

    隻不過這貨平庸無能,與手腕強硬,各自或是使盡手段、或是憑戰功本事得來權掌一方大權的諸藩節帥相較,可是廢材一個。本來唐朝時期,平盧節度使身為統領駐防於後世河北東部、遼寧南部邊防軍馬的封疆大吏,先前也是諸藩鎮當中實力強勁的一個。

    可安師儒卻是被他麾下偏校王敬武發動兵變給推翻驅逐,就算他按史載軌跡後來轉任義成軍節度使,卻又治政懶怠,後按資治通鑒所載“義成節度使安師儒委政於兩廂都虞候夏侯晏、杜標,二人驕恣,軍中忿之。校張驍潛出,聚眾二千攻州城,師儒斬晏、標首諭之,軍中稍息”。

    任人唯親,而又惹惱了麾下將校引兩千軍卒發動兵變,便駭得隻能殺了他放權的部將了事,這安師儒的禦下能力,也是可想而知......

    唐末亂世,軍州疆土好聽了叫有能者取之,不好聽看你無能我就直接搶你的,就是這個時代的規矩。後來安師儒終究仍是被自己麾下牙軍驅逐,而奔亡到宣武軍朱溫那裏去哭抹淚去了。

    這等大的便宜,又怎能不占?朱溫順手便派出大將朱珍前去攻取,雖義成叛軍雖得知戰情,但眼見降大雪,心大雪敵軍不會來攻城的,守城軍卒遂悠哉悠哉的該幹嘛幹嘛......

    然而朱珍這等猛人,揮軍連夜奔襲,冒雪命軍卒架起雲梯爬上城牆,根本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義成軍便被繳械投降了。如此朱溫吞並了義成軍藩鎮,至於安師儒這貨此後史載記述便就此斷絕。他若是命好的話,好歹保住命在繼續庸庸碌碌的過活,而了卻殘生罷了。

    這麽一想李衢就徹底明白了,安師儒本來身為節度使卻被屬下驅逐,絕對談不上什麽擁兵自重的豪雄之輩。比起朱溫、李克用藩鎮節度而言,他就是個好捏的軟柿子,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朝廷見這安師儒老實聽話,便由得他再接管義成軍藩鎮,但如今既然多出了為朝廷除掉黃巢這一大患的李衢...就因你安師儒反被屬下驅逐的窩囊事跡,那就哪涼快哪呆著去吧。

    而李衢毫無背景可言,不傾向朝廷內任何派係,但他既然能取黃巢首級,想必也一門心思的要靠廝殺征戰建功立業...義成軍藩鎮地盤,更容易被控製,而與宣武軍、陳州趙犨等藩帥州官繼續維持戰略同盟關係,如此也能在河南道形成拱衛通往關中道路的戰略防線......

    畢竟黃巢雖死,可蔡州秦宗權還在。

    如此看來,李衢心自己被封為義成軍節度使,也是理所當然的安排,唐廷可不考慮你哪裏開局方便發展而加以賜封,隻會出自盡可能維持統治的考量...可終究敲定了我根據地的所在,下一步倒也能細致的思量應往何處發展擴張了......

    然而李衢仍思付之時,好歹在他去義成軍藩鎮赴任之前,仍是由身為陳州刺史趙犨高呼萬歲,恭敬的接過聖旨如獲至寶,十分的謹慎珍重。而連同趙昶、趙珝接旨禮儀也都是心翼翼,反觀李衢仍伏在那想的出神,愈發的乍眼,恐怕要教循規蹈矩的人瞧在眼裏,當即還要嗬斥他不識體統,受領聖旨竟敢如此不敬。

    然而那宣旨太監將聖旨交到趙犨手中,眼見李衢無動於衷,他遂挪步行將過去,又低聲輕咳了聲,並低聲好言提醒道:“李都將,該謝恩了......”

    李衢登時回過神來,連忙高呼道:“未將李衢,領旨謝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