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25章 招賢納士,知人善用,如此循環(1/2)

作者:雲霄野字數:4896更新時間:2020-09-07 22:53:16

    張居翰聞言眉頭微微一皺,還沒等他言語,李衢麵色一整,便又搶先道:

    “公公也必然曉得,朱瑄、時溥可是先揮軍前來攻取我藩鎮疆土,他們不也是要外擴吞並鄰道州府?方今下諸藩弱肉強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知進取的也唯有落得個覆滅敗亡的下場。就算也有鄰道淄青軍王師範繼位接管藩鎮,寬撫治民,隻顧把守本鎮疆土,朝廷不還是一紙詔令要罷黜他。而王師範不肯遵從,驅逐前來接管藩鎮的節度使。雖是違了法例,可他本無過失,難道還要任由朝廷擺布?

    處非常之時,要建非常之功,便須行非常之事。我也盼著江山社稷能國泰民安,可現在是什麽世道?我若是循規蹈矩,不意圖外擴,無疑是伸長了脖子坐以待斃,把自己的藩鎮拱手相讓。可就算如此,下便不亂了?依我看來,下隻會更亂!”

    反而被李衢一通搶白,張居翰張了張嘴,卻是欲言又止,終究也隻得幽幽一歎,又道:“節帥既期盼江山終有能國泰民安的時日,卑職自知下諸藩對皇上陰奉陽違,自也不便央求節帥拘泥成規。隻盼按卑職先前所見,節帥仍能治政愛民,而忠於陛下以圖振興我大唐社稷”

    李衢聞言也不再見外,上前拍了拍張居翰的肩膀。他知道這個內侍宦官,尤其是那個群體當中良善仁德的好人,現在也仍是絕對忠於皇帝,所以站在朝廷的立場上,他當然也會表達一下心中的不滿。而張居翰不藏著掖著,坦誠吐露自己的意見,反而更能明這個人可以重用。

    唐廷威嚴幾乎墮落到任諸藩踐踏的地步,下群雄割據、擁兵自重,形如一國、相互攻伐這些現狀張居翰根本無法改變,也就發發牢騷感歎,隻能盡力確保自己奉旨督管的藩鎮節度至少能善待治下大唐子民,底線是不能稱王稱帝造朝廷的反除此以外,李衢有何差遣,他還得按令行事。

    至於以後藩鎮繼續開疆拓土,吞並周圍州府領地,張居翰最多也隻能勸勸,幹涉不了,久而久之他也就不會管了。

    畢竟按史載,他與張承業這兩個太監當中的賢臣先後投從李克用,那李鴉兒該打哪、就打哪,他們倆照樣兢兢業業的和河東軍效力。直到朱溫大肆誅殺宦官之後弑帝滅唐,李克用之子李存勖趁勢重立唐國號稱帝,性情更執拗的張承業仍以唐廷臣子自居,而憂憤病死,可張居翰則十分低調的繼續為後唐效命,直到李嗣源又篡位登基,張居翰告老隱居,直到兩年後以七十一歲的高齡病逝

    所以當李衢下達專理三鎮及徐泗兩州錢穀倉庫出納,榖物財貨水陸轉輸的轉運使這一職務任命之時,張居翰也仍情願接受委用。

    至於招撫百姓、調整農稅、屯田開墾、勸課農桑等諸般事宜,也是由張全義全權打理也完全能夠勝任。畢竟是唐末五代時節搞種田開荒流的翹楚人物,他為人又十分心謹慎,按原本的軌跡,有能力讓經過孫儒肆虐過後不足百戶的洛陽城複蘇興旺,打造成五代第二朝後唐把政權中樞設在此處的國都規模,就按著張全義的路子走,李衢也絕對放心;

    於密州板橋鎮開設市舶司的主管官員,李衢則打算讓本來史載中南楚開國重臣張佶暫時擔任,等到有更適合經商理財,並且熟悉海貿的才幹時再做更調,雖不知張佶做這個位置能發揮出幾成的本事,但是考慮到南楚政權立國之本也包含重視商業貿易,因鼓勵進出口貿易、招徠各國商人為國策而變得愈發富饒張佶這個本來應該是讓賢於馬殷,而打下南楚江山的老骨幹,搞商業應該也能有幾把刷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