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58章 江淮嚴駱,還都是小青年(1/2)

作者:雲霄野字數:4820更新時間:2020-09-24 18:45:36

    廣陵牙署節堂當中,李衢坐在正首,手捧瓷杯,品著茶茗,還微笑著示意得他召見的那兩人安坐。也是曆經江淮戰禍而顛沛流離、避禍奔走,如今好不容易得以安生不久,也都已有出仕打算的這兩個年輕才俊,驚聞接管得淮南軍藩鎮的李衢李節帥竟然主動遣人召喚,接見自已商議,他們二人也是分毫不敢怠慢,驚喜之餘,言行間也不由的仍顯得有幾分拘謹。

    李衢返至廣陵,便立刻著手差人詳加打探,務必要將他們二人給挖出來也是因為當時與楊行密會晤之時,也曾見到了那個還不曾顯山露水的徐溫。如此印證了還很不起眼他眼下的確官階尚微,所以尚還沒有為徐溫效命的親信賓客。

    換而言之,按原本的軌跡應該是由楊行密廣繼承了淮南節度使高駢的地盤,廣占江淮諸州。除了他麾下號曰“三十六英雄”的嫡係屬臣之外,眼下也尚還有賢才流落於江淮之地,按史載他們陸續也將投從至南吳一方勢力。

    李衢卻記得當中兩人,他們按史載軌跡是做了徐溫的賓客,而後也成了楊行密的幕僚,盡是南吳政權的名臣賢相至於他們兩個的名字,一個名為嚴可求,一個喚作駱知祥。

    雖然嚴可求與駱知祥尚還沒有投從任何一方勢力,可是他們現在也已薄有才名。而且李衢既知他們在江淮地界活動,指名道姓,遣人大加尋訪,自然也並非是猶如大海撈針一般的難事。李衢心既然與其他雄主相較,我有著知道名頭便大概了解對方會在史書中留下何等事跡的優勢這當然還是要大加利用的。

    然而對於嚴可求、駱知祥這兩個年紀尚輕的才俊而言,他們驚喜於據傳聞廣納賢才的李衢李節帥當真是禮賢下士、求才若渴,雖然已是有名氣,掂量自己眼下的聲望嚴可求與駱知祥也有些疑惑,李節帥怎麽就會認準了他們遣人前來召請但是自問有千裏馬之才,而終於能得慧眼識珠的伯樂賞識,這終究也是倍感驚喜的大好事。

    其中嚴可求舉止顯得更為從容一些,他雖然本是後世陝西省地界同州出身,由於先父曾官居江淮水陸轉運判官,是以舉家搬遷至揚州安家定居。隻不過早年家道中落,嚴可求也隻得至縣府衙中做個差役,可是因他機敏過人、很有心計,遂甚得縣令器重,甚至也曾對其囑咐你日後必官居高位,屆時還請多關照我的子裔如此嚴可求才名彰顯,也被李衢遣人尋個正著。

    而此時的嚴可求正襟危坐,又向李衢施禮言道:“生年幼才疏,竟蒙節帥宣見,當真誠惶誠恐、不勝愧赧。但有垂詢,也自當如實稟明。”

    “曾聽聞兩位才名,我廣納良才,自是求賢若渴。為匡世濟民,我也自有言語要與兩位詳談”

    李衢笑言著,也確認這嚴可求確實是才識出眾、滿腹經綸。他不但與施政、吏治等方麵頗有獨到的見解,做為原本軌跡取代了袁襲成為楊行密心腹謀士的嚴可求,論權謀韜略、出謀劃策,嚴可求也具備著一等一的軍師才幹。

    如果還是按著後世某些戰略遊戲那般以武力、統率、智力、政治等標準衡量文武才幹的能力。李衢自知現在自己麾下的文臣,大多數人政治能力的評價普遍比智力要高,白了就是治政能力出眾的能臣良吏,也未必會是決勝於千裏之外,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絕頂謀士。

    畢竟按史載軌跡,嚴可求是做為徐溫的賓客身份投從楊行密一方勢力,所以南吳內部高官勳臣開始爭權奪勢之後,他也很明顯傾向於徐溫。為楊行密謀劃伏殺愈發不受節製的權臣朱延壽;助徐溫對付他的競爭對手張顥;背後做推手扶持楊行密次子楊隆演繼位;談笑間化解了張顥針對他的刺殺行動;屢番平定地方上軍旅叛亂;終於扶持得徐溫在南吳勢力中大權獨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