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07章 兵鋒所向,山南東道(1/2)

作者:雲霄野字數:4868更新時間:2020-12-11 00:02:40

    夏魯奇,人如其名,本為青州人士,是齊魯之地出身的奇才。隻不過按史載軌跡,他應該是五代時期效力於後唐的名將。

    但李衢卻也記得清楚,夏魯奇早年的的確確曾投到了梁國,就是至宣武軍從戎投軍。但是後來因與主將不和,結怨於軍中,遂出走又投奔河東。然而如今無論是淄青軍青州,還是宣武軍汴京,也都已經屬於己方勢力的領土。那麽夏魯奇慕名來投,確實也都在情理當中。

    按原本的軌跡,夏魯奇應該是累功升至晉軍護衛指揮使,在攻打燕國幽州的戰事中,便以他最擅長的本事,陣前以一敵二同燕軍中最為驍勇的元行欽、單廷珪二將廝殺而不落下風。激戰的場麵也讓兩軍將士看得都歎為觀止,而在晉軍中打響了名號不過按史載與眼下的時間推算,那都也是十幾年後的事了,可見其改投晉國之後,仕途也不上是一帆風順。

    然而待李存勖繼位晉王之後,在一場戰事中遭遇智將劉鄩的伏擊,夏魯奇持槍攜劍,舍命護主,激戰了兩三個時辰,斬殺百餘敵將敵兵拚得傷痕遍體,由此也引起了李存勖的注意。

    李衢也清楚的記得,夏魯奇不但曾立下救駕大功。按史載軌跡身為後梁最後屏障的王彥章,也正是由他生擒俘獲。

    不過正值壯年,而且麾下軍旅士氣正盛的夏魯奇,對上已是六旬的年紀,而且隻帶領數百新兵的王彥章,那場戰例也不能完全體現出他們二人論武勇到底孰高孰低。

    就算夏魯奇也曾在晉軍中誇口豪言“王鐵槍膽如芥子,吾最知之,無足可畏”,但也屬於兩軍互不相讓的叫罵,以回應王彥章相辱他主公李存勖“李亞子乃一鬥雞兒也,有何懼哉”的言語。

    按史載能確定的是,夏魯奇於叛離逃出宣武軍之前,與王彥章彼此便已相識。因為王彥章與兵敗被俘之際,眼見前來拿他的是夏魯奇,遂也歎言原來是故人前來,隻不過再度相見時彼此各為其主,而要拚得個你死我活,按他們先前的關係應該也不上如何親密。

    不過如今的時事與很多人的命途已發生很多變數,夏魯奇所投從的不是梁國。據傳報,王彥章又是有意要刻意栽培他,夏魯奇想必也沒有再背離出走的理由

    李衢心想不妨就讓他在王彥章帳下磨礪一段時日,待他積累些戰功便順理成章的召見加封,多加安撫。既然夏魯奇按原本軌跡轉投河東李家之後忠心耿耿,直到討伐前蜀政權滅亡,又占據兩川,意圖自立後蜀的孟知祥之際因屬下倒戈而戰敗,隻得自刎身死。看來以他的秉性隻要給予其足夠的重視,那麽夏魯奇應該也會死心塌地的效忠竭力。

    而給夏魯奇爭取戰功的機會,很快便也要到了。

    因為李衢與蜀國王建、晉王李克用達成共識,而約定共同舉兵從三個方向攻打梁國的時日將至。

    “高季昌據山南東道七州之地,麾下武有倪可福、鮑唐,文有梁震、司空薰輔佐。雖擁兵十萬,可我朝重挫朱溫,趁勢又連奪數鎮,那高季昌雖為梁臣,卻也隻顧死守下轄州府,不敢主動出兵攻打。

    如今我朝往南拓展疆土,山南東道,也是勢在必得。而那高季昌為人秉性朕大致也知曉幾分。如今梁朝無法控扼中原,他占據荊襄之地,想必也已有自據稱王的心思。是以他雖是梁國臣子的身份,卻也不敢招惹我朝,但是要震懾得他獻地歸附,眼下也不大可能”

    汴京皇城大慶殿以南,商議軍機的節堂當中,李衢與京畿方麵幾員統軍將帥展開軍議,商討南征兼並山南東道的計劃。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