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472章 亂世殺伐,不止中土(1/2)

作者:雲霄野字數:4876更新時間:2021-01-14 16:17:15

    經李衢頒布頒布旨意,賜封盧光稠為開國郡公,譚全播為開國縣公。而盧延昌、盧延巡按上護軍爵祿。並賜於上等府第,而安頓他們一行人等在這段時期於汴京安家落戶。

    然而李衢隨後又特意對開疆拓土戰功最多的的嫡係勳將加爵進封。其中王彥章封鄭國公、葛從周封曹國公、符存審封許國公、張歸霸封為魯國公而先前戰死的霍存則被追封為河間郡王,諡號武肅。

    至於安仁義、王重師、劉知俊等同樣戰功卓著的功臣,乃至嚴可求、羅隱、高鬱、李振等文臣也都加封至郡公、縣公一級的爵祿。

    雖如今對治下藩鎮的權勢已經有所節製,當本質上現在還是屬於需要授以防戍軍鎮節度使軍陣大權的體製,尤其還是處於戰事頻發,經常要對外用兵拓張疆域的時局下,所以現在武將整體上的地位還是要高過文臣。

    然而還有一個人,除了王彥章、葛從周、符存審等老資曆的心腹功臣之外,就連投誠歸從時日不久的田頵,也被賜封為寧國公。

    考量到全因田頵之故,才得以兵不血刃的取下吳國江北諸州。而且他本來的地位便等同於權掌一方的節度使,卻仍會與舊友楊行密決裂,也需要許以田頵更大的功名,才能安撫他死心塌地的效忠賣力。

    以廬州為藩鎮治所,李衢劃出易幟倒戈的江北諸州設淮西軍藩鎮,仍舊由田頵擔任節度使,未拆分他嫡係牙兵,以安其心。同時田頵也正可與安仁義、柴再用統掌淮西、淮南兩處藩鎮,與吳國隔江對持。

    雖然魏、吳兩國對彼此都有忌憚,所以沒有立刻爆發大規模的戰事。可是雙方已經轉變為敵對狀態,也都已開始積極的備戰。然而就在這個當口,吳國宣歙軍方麵,卻又有一則立刻引起周邊諸國密切關注的消息傳至汴京:

    吳王楊行密,似乎是因田頵叛逃,又痛失江北諸州無力收回而鬱忿染病,得了眼病,而且症狀愈重,幾乎與盲人無異。遂發出“吾業成而喪其目,是廢我也”的感慨,又下旨召見元勳重臣,而要托付國事

    這則消息一經在汴京朝堂傳開,也立刻有臣子上書力諫楊行密既得眼疾而無力主持國事,暫觀望是否又會引發吳國內亂,屆時也未嚐不會是我朝趁機大舉興兵南下的良機。然而李衢的反應卻十分淡定,因為他很清楚:

    那廝是裝瞎,而楊行密要做出這場戲的動機,也必然是要對付他那個已有篡權野心的大舅哥朱延壽了。

    正史線田頵、安仁義、朱延壽被一一蕩滅鏟除,本來相隔的時間便不遠。畢竟吳國因田頵的背叛而元氣大傷,楊行密就算急於搶回地盤,也更不能任由相似的事件會有再度發生的可能。所以首先要做的,隻能是先將被他看出有謀逆意圖的屬下悉數清絕。

    不過楊行密得眼疾目盲雖然是假的,這也不會是趁機攻打吳國的最好時機。然而他到底還是要做戲給朱延壽看,這意味著吳國在這段時期隻能盡量穩定局勢,而沒有辦法響應朱溫合謀出兵。

    所以該做的事,還是一如既往,不會有任何變動。然而李衢卻也想到以楊行密的心機城府,固然能夠清除有謀逆之心的朱延壽,但梁、晉、魏三方雄主,他本來是去世最早的那個。直到吳國內另一撥內患被鏟除之時,距離楊行密陽壽絕盡,想必也為時不遠了吧

    ※※※※※※※※※※※※※※

    隨後的一段時日裏,魏國治下各處船塢如火如荼的開展改良打造船艦事宜,汴京軍器作坊這邊經改造的投石機的研製,也已進入試用階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