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588章 若都懂得知足,那誰還會作死?(1/2)

作者:雲霄野字數:4860更新時間:2021-03-28 21:55:10

    “是羅隱那酸儒致仕時還要為難我,亦或是韋莊那老兒到底又是誰,膽敢對陛下進讒言,而意圖中傷於我!?”

    恭送走了自家主公之後,高鬱登時便換了一副嘴臉,咬牙切齒,言語中還透著股強烈的恨意。

    而在官邸正堂當中,也有一眾官員分坐在兩側。他們大多人麵麵相覷、神情憂慮,其中還包括在馮道麵前頤指氣使的戶部王主事,如今眼見高鬱慍怒的模樣,他可不敢再擺出半分官老爺的威風,猶如一隻受了驚的鵪鶉,窩在椅子上大氣都不敢多喘一口。

    “可是高尚書既然是陛下親自出麵,下官以為眼下是在不宜與韋禦史再生衝突啊”

    一陣沉靜過後,隸屬於戶部的一員巡官猶豫再三,終究還是出言勸道。高鬱雖然臉上怒氣不減,他畢竟也不是莽撞的渾人,聞言後思量片刻,也緩緩的點了點頭。

    本來高鬱與其他處於魏國權力頂端集團的功勳文臣之間的關係,大致可以是不遠不近。他不似更為激進的李振那般與有些要臣之間的關係鬧得很僵,但居功自傲,為人又有些張狂,所以也不上與誰更為親密基本上與其他地位相當的同僚打交道,高鬱也秉承著一個原則:

    於公咱們都是魏國臣子,所以該配合時也自當協力;可是於私你們的事我不管,但也別礙著我發財。

    可是隨著地位的不斷提升,當高鬱大肆斂財的行徑對於魏朝負麵的影響日漸加深,似韋莊等賢良能臣終究不能坐視不理,所以雙方的裂痕也就難免越來越大。

    至此見好就收,安分守己做個老老實實的京官朝臣?可是權與利一朝掌握在手中,誰又會情願拱手相讓出去?

    高鬱是淮南軍揚州出身,當年經曆畢師鐸、秦彥背反高駢,楊行密興兵討逆,直至凶賊孫儒禍亂江淮、江東他從同類相食的死人堆中摸爬滾打掙紮要求條活路,餓急過、窮怕過,越是如此,高駢對於財富與權力也越會有一種病態的執著。

    所以倘若有人膽敢站出來切斷高鬱斂財的門路,他的心態,便猶如後世民間的一句俗語那般:

    斷人財路,猶如弑人父母,此仇不共戴。

    然而以高鬱的頭腦,他也能拎得清自己身份立場。李衢站出來予以敲打警告,高鬱固然滿腹怨言,但是他也從來未曾動過背反魏朝的心思。便如同宋時宦海沉浮數十載,曆經幾起幾伏的奸相蔡京,也曾被宋徽宗數度罷官,可是他每次東山再起後打壓政敵都要往死裏整,也仍舊以大宋的忠臣自居

    所以李衢出麵訓責,高鬱不敢表露出半點不快,也隻得認栽了。然而他滿腔的忿怨恨意,則盡數遷怒於其他開始公然指責他以權謀私行徑的同僚。

    “不止是韋莊主掌的禦史台下屬的監察巡按核察賦役、關稅,監察各處漕務鹽利、商貨流通的轉運使司也都有官員與他來往密切太容易讓外人抓住把柄,何況陛下既然也親自出麵,如今風頭正緊,這口惡氣,也隻得暫且忍耐下來”

    高鬱忽然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然而他臉上怒意漸漸褪去,眼中又流露出幾分狡詐與精明:

    “不過韋莊那老兒如今也已是七旬高齡,大半截身子都已埋在黃土裏,還有幾年活頭?朝中除了還有王師範那廝也不識抬舉,至於韓建、張佶、梁震、朱簡之流多是降臣,也不足為慮;

    張全義近些年來也是養尊處優,無意與我結怨;駱知詳則是我戶部副手,雖然私交不深,但是也不至公然要與我作對;唯獨那嚴可求,也實在難以揣度他的心思不過膽敢與我為敵的朝臣州官,大多既然自詡清流正廉,我與鴻臚寺李振也未嚐不能攜手合作一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