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590章 新式火器,可以投入戰場了(1/2)

作者:雲霄野字數:4538更新時間:2021-04-03 15:14:06

    直到王稟恩領命退去,李衢也知道似他的恩官張居翰這等賢良閹宦固然值得信賴。但這也隻是針對某些人,宦官這個群體還是要打壓遏製,以後終究還是不能放權給他們幹預國政的機會。

    畢竟宦官是身體不健全的人,在長年累月侍奉帝王的生活中,不但謹慎微,與當世權力最大的人朝夕相處,往往卻容易形成陰暗的心理。當然不能一杆子打翻所有人,然而在這個群體當中,即便也會有仁德賢宦,隻不過一旦壞起來往往都會壞的很極端

    而杜絕宦官亂國幹政的可能,李衢心主要參照宋朝的法例即可。要有效控製控製宦官這個群體,宋代立國時主要采取的手段為限製人數,限定宦官收養子條件、嚴禁民間私自閹割、以及內侍獨立官階體係的設立,所以整個宋朝也並沒有發生動搖國本的閹禍。

    雖也會有浪到放飛自我的宋徽宗,致使童貫、梁師成、楊戩等閹宦把持軍政國政,而禍國殃民吧當皇帝昏庸到了一定程度,在封建君王製的時代背景下,再是相對開明的政策也是白搭。

    而且童貫與梁師成之流之所以能夠攬權自重,也絕對離不開皇帝的信任,以及與蔡京等權奸的串通合謀。當朝廷糜爛到那個份上,不是因為閹黨而敗壞朝綱,而是朝綱敗壞之後,才致使權閹勢力的抬頭可是換一屆皇帝,再是跋扈勢大的權閹殺便殺,這與唐朝中後期專權橫行的宦官體製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至少眼下而言,李衢知道趁著眼下可以完全信任張居翰這等賢宦,而利用宦官這個特殊的群體誘使意圖結黨營私的權奸暴露行跡。對於自己所效忠帝君的旨意,張居翰固然是謹慎照辦,隻是趁著眼下兩人獨處時,他遲疑片刻,還是不禁歎言道:

    “陛下吩咐臣舉薦王稟恩接任內侍省一職,日後也終究是難免要徹查深究我朝功勳宿臣了啊”

    李衢聞言默然片刻,忽的長聲回道:

    “朕當年還尚在江湖中遊曆時曾聽過一句話: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設身處地的著想,如果朕不是建製稱帝,而尚還隻是效命於一方勢力的軍將,也不由感歎有不少智謀勇烈之士輔佐一方君主,然而太平未見,卻也難免被猜忌清除,覺得最毒不過帝王心,感歎能成就霸業者,果然須心狠手辣。

    但是如果是按一國帝君的處境設想,正因為是居功至偉的開國功臣,其中也難免有些人會持功而驕。不滿足現在掌握的勢權,而仍要招聚黨羽、培植勢力,如此久而久之,致使皇權旁落不但是朕,曆朝各代,哪個開國皇帝也都要盡力避免這等隱患的滋生”

    李衢一邊著,轉頭又望向張居翰,並坦誠布公的道:

    “昔年漢初三傑蕭何又為何不惜自汙名聲以求自保?張良又為何辭封歸隱?而漢高祖為何就非要殺韓信、彭越等開國功臣?因為對於大漢皇權潛在的威脅,如漢高祖那等雄主的選擇是寧殺錯,不放過。

    而漢光武帝退功臣而進文吏,不必大肆清洗中興漢室的功臣,也是因為大多元勳宿臣肯放權以享清福而如今下雖然尚未一統,但我朝雄踞中原,震懾諸國各藩,縱然昔日為國立下豐功偉績的勳臣,當中也難免有人恃功矜寵、貪求無厭,而開始欺瞞著朕暗做手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