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50章 吳國內亂,這個人,卻在長安(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488更新時間:2021-05-01 18:47:02

    涉及到西京長安總攝政事,乃至任命各部官吏的具體事宜。李天衢尚還要與嚴可求詳談細議一番。隻不過在此期間,嚴可求忽的卻好似扯到不相幹的話題,對向李天衢稟說道:

    “陛下,前些時日濮、曹、鄆等幾處州府洪災,朝廷按製撥發鎮恤錢糧,由水陸轉運使司調度發往各處。隻是抨擊相關官員賑災不力,乃至滋擾地方的文書多了不少,甚至也有人彈劾禦史台濫施權勢。

    雖然尚還未牽扯到三品以上的朝堂重臣,隻是忽的不少彈劾文書,這倒也有些蹊蹺...看來陛下的確也需要早些返回汴京,主持大局才是......”

    聽嚴可求說罷,李天衢便知這個智囊謀臣,其實早就發覺魏國朝堂當中有權臣培植黨羽、拉幫結派,漸漸又開始試圖排除異己,以謀取更大的權力了。

    現在以李振、高鬱在朝堂中的權勢,就算先前因李天衢的警告而暫時偃旗息鼓,可是他們朝堂中的人脈,乃至吸納的黨羽還在。如若仍有野心,那麽也終究不會一直按兵不動下去。

    而曆朝各代,朝堂中大佬級別的重臣若是相互攻擊,派出打頭陣的黨羽從抨擊彈劾傾向於政敵一方的小官開始,這都是慣用的套路。畢竟為官辦事,也不是絕對的是非分明,有些時候評價一個官員的政績,往往也會有些模棱兩可。真要是被人刻意針對,做得多、錯得多,也都會讓人抓住把柄。

    就算李天衢看出政鬥的苗頭,而要興師問罪。但是也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那些充當炮灰的官員,就是受朝中權臣指使的。

    何況現在於李振、高鬱眼中,魏國也如其它割據政權一樣,是通過藩鎮逐步壯大,進而稱帝建元的。而且方今天下未定,國策上而言仍要軍事擴張,所以政權結構上更傾向重武尚武....而且魏朝帝君新滅梁國,還要為繼續開疆拓土,乃至與晉國角逐等大事勞心費神,現在很明顯對朝中文官群體的關注度要少了很多。

    至少他們應該是這麽認為的。

    濮州、鄆州等地,雖然也容易遭受洪災,不過按正史線的話,應該是後梁為阻止後唐大舉反攻,便在滑州掘黃河堤放水,破壞了黃河堤壩,這才使得後來山東、河南、河北地界遭受黃河泛濫的水災愈發頻繁。可如今滑州黃河堤壩一直由魏朝掌控,也根本沒有必要掘堤破壞,所以治下時而縱然有水災發生,但是災害的程度也降低了許多。

    然而不過是撫恤洪澇災害的地方州府,卻炸出不少借此事大作文章,口誅筆伐的官僚...先前便已察覺到朝堂中有黨同伐異、爭權奪勢趨向的嚴可求,又敏銳的察覺到這恐怕也是山雨欲來的征兆。可是他也並沒有直接點名有人意圖弄權把握朝政,不會輕易把話說死,而讓自己也有可能卷入朝堂派係的爭奪中,這也算是嚴可求為官精明的一種體現了。

    而李天衢聞言點了點頭,隨即別有深意的長聲說道:

    “治水講究的是堵不如疏,可是禦下之道卻不盡相同。有的人經過疏導,便能意念通達,而不至還會有什麽非分之想。可是還有些人...無論堵塞漏卮、疏導勸解也是行不通的。洪水猛獸,固然要治,隻不過還要看有多重的病,而又須下多猛的藥了......”

    李天衢說話也賣起了關子,然而嚴可求一聽便知,魏朝帝君實則早就注意到朝堂中有元勳重臣開始廣招黨羽,意欲打壓異己的現象了...還不至如此,弄權重臣以為能瞞過皇帝,殊不知魏朝帝君這邊隻怕早已是磨刀霍霍,就看著他們還能鬧出多大的陣仗......

    再想下去,向來從容淡定的嚴可求眉宇間也不由流露出訝異之色,又向李天衢望去時,眼中也多了幾分敬重。既然自家主公心裏早就跟明鏡似的,嚴可求心說自己也就沒有必要從旁側擊的試探,再尋思又當如何防範於未然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