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671章 李存勖的舅哥,王處直的親兒,耶律阿保機的義子(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352更新時間:2021-05-13 17:41:31

    北平國下轄定、易、祁三處軍州,不多不少,本來也都是義武軍治下疆土。而國都所在定州安熹城,本名安喜縣,當初漢末時節蜀漢開國皇帝劉備還曾在此做過縣尉。

    雖然與趙國成德軍、鄴國魏博軍同處於河朔地界,先是在梁、晉,後是在魏、晉這等強大勢力的夾縫中自據一方。然而比起最早坐擁六州之地的羅紹威,以及掌控華北重鎮的王鎔相較...王處直這個北平王,也顯得寒酸了幾分。

    也正因為如此,王處直心中一直以來也都有一種危機感,他甚至向來認為,哪一個大國若要吞並他北平國的疆土,過程也將更為容易。

    所以王處直向大國君主巴結示好,也會更為主動勤快。朱溫來了,他斥重金犒勞;後來又轉而歸附於晉,王處直頻頻遣使上貢,更是殷勤。然而這一切的前提,也是因為北平國定州,與晉國太原之間,尚還有趙國王都鎮州真定這麽個緩衝區域......

    而北平國這一方割據政權從建立到消亡的過程,李天衢當然也十分清楚。他知道本來王處直雖然對李存勖俯首稱臣,然而直至張文禮弑主篡位,再到李存勖決議出兵打下鎮州之時,王處直對晉國臣服的心態立刻轉變。畢竟按史載軌跡,他便曾在定州對麾下臣僚有言道:

    “鎮,定之蔽也,文禮雖有罪,然鎮亡定不獨存。”......

    如今北平國國都王宮,則是在唐朝高祖皇帝李淵武德年間所設的定州大總管府基礎上而擴建的。安熹城殿宇之中,王處直便是長歎一聲,隨即憂心忡忡的說道:

    “本來還以為能借晉國之勢,起碼讓魏朝有所忌憚...我定州西麵再無屏障...而隻要中間還夾著個趙國,孤的北平國便尚還能保得住。可如今看來,如若晉王再取鎮州...定州安熹,近在眼前,擺在眼前的肉,或早或晚,隻怕他也沒有不吃的道理...”

    如今年紀尚還未過五旬,可是王處直已是兩鬢斑白,麵龐消瘦。本來義武軍的聲勢,也趕不上昔年成德、魏博、盧龍等大鎮。所以自從王處直統掌藩鎮以來,也甚是謹小慎微,深知要抵禦一方強敵,也務必須投靠另外一方強大勢力的道理......

    可是王處直雖然自問對晉國已是十分順服,但是心中卻一直抱有種河東李家,終究會推翻他下台的戒備心思。

    畢竟王處直自知他的兄長王處存,才是晉國李氏的親密戰友...想當年李克用與赫連鐸、李匡威、孟方立等幾方勢力敵對,王處存帶領忠武軍仍堅定的站在河東軍一方陣營。即便後來唐昭宗下旨集結幾路大軍征討河東,王處存做為扶唐派的藩鎮節度,仍是拒不奉詔,雖然沒有發兵援助河東與朝廷軍旅交手,但也算是為李克用搖旗呐喊...當年要說與河東軍關係最為緊密的藩鎮,也非忠武軍莫屬。

    可是直到他兄長王處存病逝之後,義武軍當初仍是以傾鎮之力支援河東,結果卻被朱溫的梁軍殺得大敗虧輸...王處直自知他可是趁機煽動兵變,驅逐自己的親侄子王郜被迫出走,旋即便帶領義武軍背離盟友李克用,轉而倒向梁國...這才爭取到朱溫下詔冊封他為北平王,而做了一國之主。

    王處直當初也慶幸自己沒有把事做絕,任由他侄兒王郜逃至太原,而得李克用庇護。所以李天衢大敗朱溫,迫使梁國勢力退出河朔地界之後,他再度臣服於晉軍,彼此還有回旋的餘地;而更讓王處直慶幸的是,自己那侄子王郜幾年前(公元904年)便已病逝於晉陽,否則就以晉國先王李克用那脾氣,保不準會一腳把他踹下王位,再還於王郜做北平國之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