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736章 大國交戰,小國站隊(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524更新時間:2021-06-27 18:29:09

    趁著敵軍勢墮,以葛從周的作戰風格,當然還要趁勢窮追猛打。李嗣恩即便敗了這一陣,畢竟他也是久經戰陣的將軍,與符習一並統領麾下部眾且戰且退,盡量力保不會被葛從周所部敵軍衝垮陣列。

    然而休說是拿下揚武軍治所巨鹿城,結果卻打了這場敗仗,李嗣恩也唯有且戰且退,直至又退出了邢州地界。至於拿下了洺州的周德威,於不久後,當然也得知了葛從周已經殺回揚武軍,並且挫敗先主義兒李嗣恩的戰報。

    將州府事宜交由太原隨後派來的官員打理,周德威也遣快馬與周圍幾處袍澤互通聲息。卻是與葛從周似有默契一般,各自統領軍旅,而朝著揚武軍治下邢、洺二州接鄰的地界殺出。

    至於揚武軍湧現出來的軍中青壯謝彥章,因為年紀尚輕,自然也就不是威名遠播的宿將。然而經此一役,他也可說是聲名鵲起。李天衢自知若是按謝彥章原本的軌跡成長下去,他以後再與後唐軍隊交手之際,也會有讓晉人往往會奔走相告,而不禁聞名色變那般的威名。

    而魏朝、後唐之間的戰爭,在昭義軍、揚武軍地界已經打響,汴京這邊也同樣沒閑著。朝廷立刻昭告四海,斥責晉王李存勖冒天下之大不韙,僭號以前朝唐廷自居,明明是得國姓賜名的沙陀朱邪部,祖宗、血脈都不是一個,那你河東李家憑甚麽改國號為唐,而宣稱延續前朝宗廟?

    此後無論是聲討還是交涉,李天衢的魏朝在國書中對河東李家的稱謂仍是晉。就好比漢末三國劉備於漢獻帝被迫禪位之後宣稱繼承漢室,稱帝建國號為漢,可是曹魏政權也隻會稱呼他那一方勢力為蜀一般。而在魏朝境內,軍民口述也會說及後唐,倒與後世相符,而刻意要把沙陀人河東李家與唐朝宗室區分開來。

    然而劉備即便早年以織席販履為生,也會有人對他漢室宗室旁支,本是帝室之胄的身份有所質疑...起碼他劉皇叔的名頭在後世也是深入人心。可李存勖宣稱繼承唐室宗廟,結果無論血緣還是民族上,與唐朝李氏八竿子打不著,這事全天下人都清楚。魏朝發檄文聲討李存勖,當然也絕對不可能承認他唐朝皇帝的身份。

    既然魏朝、後唐明麵上已經完全翻臉,並相互斥責對方才是僭號擅自稱帝的逆臣。

    其實李天衢也很清楚,無論是自己還是李存勖,也都是在朱溫弑帝滅唐之後,才建製稱帝的。然而明麵上彼此還要斥責對方才是亂臣賊子,說白了在這個禮崩樂壞的亂世,到底還是要看誰的拳頭更大,而方今以國力而論,當然還是魏朝更強,所以目前諸國各藩大多也仍是傾向於李天衢一方。

    便如吳越王錢鏐、楚王馬殷、閩王王審知,以及被李天衢封為粵王的劉隱,還有如今方才十歲出頭大小,而被徐溫以及幾方對立宿將擺在王位的傀儡君王楊隆演那一方勢力,也宣稱仍是支持魏朝為主,對李存勖隻以國主喚之,而對外不會承認他繼承唐室宗室的帝位身份。

    不過李天衢也早已發現那幾方君王所發出的檄文措辭也都十分留意,也明顯不願意將後唐李存勖給得罪得狠了。即便又強鄰在旁,他們也隻得向魏朝稱臣,卻也正是因為各自治下疆土與晉人並不接鄰,所以那些君主與李存勖沒有領土爭端,不存在任何衝突,李天衢心說也隻是因為抹不開他的麵子,所以才會站到魏朝一方搖旗呐喊。

    “如果是當年,隻怕李存勖也要效法朱溫那般,暗中遣使聯係吳王楊行密,圖謀我朝腹背受敵,而形成夾擊之勢...可是現在他若仍有此打算,想必也終究無法得逞......”

    禦書房內,李天衢一邊尋思著,一邊喃喃說道。如果十國第一人楊行密還在世,以他的雄心壯誌,也必然會聯合北地雄主逐鹿中原。而且倘若其餘諸國君王對外擴張的野心很強,那麽魏朝要與晉國對抗,的確時刻還要留意後院失火,是否又有那一方勢力會臨陣反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