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26章 慘敗之後的和談,當然沒有底氣(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170更新時間:2021-08-28 20:06:38

    於公於私,王彥章、高行周當然都希望魏朝能夠今早出兵北伐。不過他們也清楚要與後唐打響大規模的會戰,關乎天下時局走向,自然非同小可,也必須要由帝君李天衢親自拍板決斷才是。

    而李天衢也是在等候與李存勖的最佳時期,畢竟根據潛伏在太原的密諜傳來的訊息,現在的後唐帝君固然還稱得上治國、治軍有方,可他也已經因寵信伶人、親近宦官而與不少朝中權臣鬧得很不愉快了。

    尤其是那個論軍事謀略確實非比尋常,現在對於魏朝而言,也絕對算得上勁敵的郭崇韜。

    據探報所知,這一次後唐派發幾路軍旅,從引誘高思繼北上追擊開始,再到封鎖道路、奇襲南皮、兵臨清池城下...直至伏擊圍攻橫海鎮牙軍主力,也都是由那郭崇韜全權指揮部署。李天衢知道他現在便官居統管全國軍事的兵部尚書,如若再論功受賞、加官進爵,在朝堂中的政治能量越大,也越會激化後唐各方派係之間的矛盾。

    畢竟郭崇韜雖然在軍事方麵智謀過人,偏偏為人處世卻有氣量狹窄,不肯容人、剛愎自用、獨斷專行...等許多短處。就算他痛恨奸臣誤國,可偏偏本人功高權重時,也會開始排擠同僚、打壓異己。

    總之郭崇韜固然效命於李克用、李存勖兩代君王時稱得上忠心赤膽,可是當他自問超越挑戰先主所收的其他義子養兒的地位...誰論資曆、功績在自己之上,而讓郭崇韜感覺權勢受到威脅,他便要算計著弄誰。

    所以按李天衢想來,就算郭崇韜因為後唐屢建奇功,還會按原本的軌跡被李存勖賜予免死金牌,承諾免其十次死罪...可是他到底還是會因人情世故上的弊端,而引起君王猜忌。又有大批伶人宦官與後唐皇後慫恿著皇帝殺你,那便有無數理由與方法,便是賜予你免死百次的特權也不濟事。

    然而內朝偏殿當中,李天衢對王彥章、高行周好生勉勵一番,承諾他們屆時出兵北伐,他們二人一個掛帥、一個擔任先鋒。卻也並沒有敲定大舉反攻的具體日期。

    因為巡院侍衛司畢竟是魏朝的隱秘情報機構,朝中文武臣子所知不詳。李天衢計劃再向潛伏在李存勖身邊的李君惜發出密令,命他在後唐劉皇後、伶官景進、宦官派係針對本來便已是水火不容的郭崇韜不斷拱火,加速激化後唐帝君近臣與軍中宿將之間的矛盾......

    直到對方內部隱患徹底爆發出來,李天衢尋思與李存勖打響決戰的時機,大致便已經成熟了。

    而與後唐進行大規模會戰之前,魏朝自然也需要密切關注其它諸方勢力的動向。先前雖然與李存勖合謀出兵,結果卻被殺得大敗虧輸的蜀國,派遣帝君義子王宗夔已抵達汴京,把姿態擺到最低,而乞請與魏朝進行休兵罷戰的和談。

    基本上也正如李天衢所料的那般,蜀帝王建那老狐狸眼見入侵荊襄之地的大軍以慘敗收場,便迅速換了張麵孔,也生怕魏朝興兵複仇。雖然後唐李存勖從南侵奪下橫海軍藩鎮,可是他蜀國卻也並沒有撈到任何好處...低估了魏軍的實力,結果卻幫後唐牽製敵軍,讓對方占了便宜,我軍卻損失慘重,又憑什麽還要為他人作嫁衣裳?

    本來魏朝的頂級說客李振,雖然因結黨弄權、詬害官員、貪贓枉法...數罪並罰,而被李天衢下旨賜死。可是這次談判強弱之分,權衡的是彼此國力,以及這場戰爭的結果,也不必動用什麽過人出眾的辯才。

    李天衢隻大概記得那蜀國使臣王宗夔,按史載於王建病逝之時受遺詔輔政,直到王衍繼位,又收封琅琊郡王。但是不算什麽聞名遐邇、才識出眾的人物,遂也懶得親自召見。打發鴻臚寺派遣個寺丞與其進行禮節性的接觸過後,便迅速進入正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