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41 一路逃亡,就差最後一步(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162更新時間:2021-09-08 15:49:03

    雖然對於米誌誠射殺徐知訓倍感驚喜,但到底要被自己的義父報仇,徐知誥不遺餘力,仍要盡快調遣人手捕殺米誌誠。

    按徐知誥的安排部署,派出一眾快馬星夜疾馳,曉諭各處州縣府衙,以殺害朝臣、謀反叛逃的罪名而勢必要拿住在逃的米誌誠。設下層層關卡哨防,務必嚴加徹查,如若發現其蹤跡,也必須立刻傳報周圍各處兵馬一並圍堵截殺。米誌誠如若頑抗,那也不必非要拿活的,而隻管將其就地格殺。

    可眼下畢竟尚無法確認米誌誠到底會逃亡何處,也隻能分散兵力廣散網...徐知誥也在思量,那自己親自帶領一彪兵馬,又該往哪個方向追擊?畢竟如果判斷出現誤差,彼此南轅北轍,倘若撲了個空,那米誌誠逃脫的可能性也會增加不少。

    而徐知誥忽然回想起來,當初吳軍大將王茂章被上一代國主楊渥無端要討伐,他隻得叛離出走,那時可是先是往吳越國的方向逃去。而吳越王錢鏐收容王茂章,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又把他送到了魏朝。

    自楊行密南下江東伊始,便與吳越錢鏐戰事不斷,彼此算是世敵的關係。雖然自從他義父與張顥弑殺楊渥之後,吳國與吳越之間的局勢相對平穩,可雙方也仍存在著激烈的領土爭端。

    吳越國不但極為重視與吳國邊界的防備,國境附近但凡有些異動,對方也必然會立刻做出反應...而且無論是招撫敵國大將收為己用,還是安排米誌誠去投從魏朝...此消彼長,打壓吳國聲勢,對於此,吳越王錢鏐也必然是樂見其成的。

    如果米誌誠也算計到了這一點...徐知誥又思量了一番,由宣州宣城啟程,隻須一路向東,過了廣德縣地界,那麽很快將進入吳越國統掌的湖州地界;如若改道東南,便是吳越國國都所在的杭州...易地處之,米誌誠急切的要從徐溫掌控的勢力範圍內逃離出去,那還是向東麵逃最快。

    “爾等速速催令人馬,隨我連夜趕往廣德縣,迅速接管縣衙,按我吩咐設下層層關卡...就連一隻蒼蠅,也容不得它飛到吳越國那邊去!”

    徐知誥遂當即疾聲喝令,帶領一彪人馬日夜兼程,往宣城以東廣德縣的方向疾馳而去。然而他分析得雖然合情合理,偏偏米誌誠一念之差,卻是要穿過皖南諸地,一路北上,伺機劃舟渡過長江,而直接投到魏朝治下領地。

    既然射殺了徐溫之子徐知訓,米誌誠當然也能夠預料到對方必然是上窮碧落,下至黃泉,而不遺餘力的要鋪開大網擒殺住自己...這一路下來,他經由田野、山巒而過,盡可能的繞過城郭縣坊,以減少暴露的危險。所幸憑著出眾的射術,他削木為箭,獵取飛禽走獸充饑,尚還能維持氣力繼續奔逃。

    逃亡了七八日光景,米誌誠已進入宣州北麵的升州地界,再過當塗縣、采石鎮...前方江寧鎮,便已與處於魏朝治下,有八百裏皖江第一鎮之稱,當年楚漢爭霸時節,亦是西楚霸王項羽自刎身死的烏江鎮隔江相望。

    這一路雖然風餐露宿、擔驚受怕,可到目前為止也是有驚無險。所幸米誌誠先一步北往奔逃,極為機警小心,而且專挑荒無人煙的野嶺僻徑竄行。盡可能趕在各地衙署受到設關卡搜索圍捕的命令之前,便已逃之夭夭了。

    還有一個因由則是,米誌誠的騎射控弦之術冠絕三軍,在吳國軍中也有一定的威望。各地軍司將官,有些過往與他本來便處下些交情。

    而徐知誥以徐溫的名義派遣快馬,曉諭各處衙署軍司:米誌誠竄通李遇煽動宮禁嘩變,挾製國主、意欲謀反...不少將官聞訊後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畢竟米誌誠是追隨先主楊行密打天下的舊城宿將,也是吳國的開國功勳,妻兒家眷也都安置在宣城,身家富貴也與吳國朝堂牢牢的捆綁在一處,那麽他挾君謀反...又圖個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