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44 賊喊做賊,吃相更為難看的權臣(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118更新時間:2021-09-09 15:31:45

    “末將與安節帥、柴副節帥雖然以往各為其主,怎奈徐溫那奸賊為把持大權,控扼軍旅便意圖害我性命。末將滿門遇害,深仇大恨,不共戴天!

    如今也隻盼著能夠報仇雪恨,故而特來投奔天朝,也甘為馬前卒,隻願有朝一日能夠殺回吳國,赴湯蹈刃、在所不惜,萬望收容!”

    米誌誠跪倒在地,痛聲疾呼。與安仁義之間的爭端比起來,本來為吳國賣命效力,結果卻落得個家破人亡、功名盡失的淒慘下場...米誌誠對於徐溫固然更是恨到了極點,而且自從先主楊行密死後,他對於吳國也愈發的心灰意冷。

    所以篤定了心思前來投奔魏朝,人在屋簷下,米誌誠也願意低頭。隻要還能統領兵馬出征,而爭取向徐溫複仇的機會,便是向昔日的對頭安仁義下跪乞請,對他而言也算不得什麽。

    先前隻知吳國宮廷宿衛軍旅嘩變,李遇便以此為由,大肆攻訐徐溫意圖扳倒對方...當安仁義也沒想到因此引發吳國內鬥更為激烈,徐溫竟然設宴誘殺李遇,還意欲弄死米誌誠,以極為粗暴的方式不但要鞏固自己的地位,還要徹底把持吳國軍政大權。

    眼見米誌誠跪倒在地疾呼請求,安仁義一時緘默,沒有立刻表態,而是朝著坐在側首的柴再用望了過去。

    史載中本是吳國名將,又會被世人成為徐氏爪牙的柴再用,若是按原本的軌跡,也會認同吳國就算是有權臣把持朝政,但也利於將分散的力量集中在一處,所以也甘願為徐溫所用,而協助他掃清所有國內反對勢力。

    可如今的柴再用卻是魏朝宿將,當然也不會設身處地的為吳國時局著想...所以他微微搖頭,又冷笑著說道:

    “吳國楊氏大權旁落,徐溫要肅清對頭,可是這手段也未免忒過偏激了些...本來為吳國死心塌地的功臣宿將,都被逼迫到這般境地,不過對於我朝而言,嗬嗬......”

    柴再用話說到一半,目光又與安仁義對在了一處。雖然話還沒有說透,可他們二人倒也都是相同的想法:

    敵人內亂,對於我們而言就是機會,當然也是樂見其成的。

    最早追隨李天衢打天下立下從龍之功,可自從當年與吳國楊行密大戰過後,安仁義在淮南軍治兵管民,號稱冠絕天下的射術卻也沒了用武之地。他本來也不介意奉旨北調,而與政權高層多為沙陀人的後唐廝殺對抗。不過衝著當年與田頵結下的深厚情誼,安仁義更想有朝一日對吳國發動滅國之戰,自己也能統軍到第一線衝殺。

    而淮南軍節度副使柴再用論戰功積累,如今也早已夠格權掌一方藩鎮。前些時日聽汴京那邊傳來的口風,安仁義也極有可能轉調至荊南江陵,麵南與楚國接壤,亦可注意西麵蜀國的動向,日後若是對吳國宣戰,也能揮軍東進。

    到底淮南軍隔江與南吳、吳越相望,舟師水軍更為重要。而柴再用打水戰的本事突飛猛進,如若自家主公當真如此安排,安仁義也能夠接受。而米誌誠為南吳權臣徐溫迫害,決議叛逃為魏朝所用,察覺敵國內亂之勢愈演愈烈,這也讓安仁義南征吳國的心思又活泛了起來。

    這米誌誠滿門是否當真都為徐溫所害,隻須稍加打探便知。在吳國拚下的功名富貴都毀於一旦,又結下如此深仇大恨,那麽他也絕非是意圖詐降......

    安仁義尋思一番,雖然因田頵之故,他對吳國那些舊臣宿將多少都有些不待見...可是能利用被迫叛逃的將才掉過頭來對付吳國,對於己方勢力而言有利無害,這個理他還拎得清。遂當即起身,親自上前攙起仍跪在地上的米誌誠,並好言安撫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