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70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300更新時間:2021-09-22 18:02:15

    李繼靈瞧著宮女急匆匆奔去的背影,仍是一副歲月靜好、雲淡風輕的模樣。殊不知他的父親李天衢所過之處,吩咐內侍、宮女不必聲張,已經轉過假山,經過幽靜的樹林,與李繼靈相距的不遠,方才發生的一切,也都看在了眼裏。

    忽然一聲輕咳聲響起,李繼靈眉毛一挑,循聲望去,就見是李天衢緩緩從林中踱步出來。他也立刻起身至涼亭邊,從容施禮,淡定的說道:

    “兒臣拜見父皇。”

    李天衢點頭應了,卻腹誹道你這小子,撩妹調戲小姑娘,無論前世後世,老子在這般年紀時,可沒你這等本事......

    與自己這幾個兒子相處時,與長子李繼誌的唯唯諾諾、次子李繼弘的過度表現賣弄都有所不同。李繼靈不卑不亢、態度得體,李天衢感覺這也完全是因為他心態使然,就從來沒有打算在身為帝君的父親麵前偽裝成另外一幅模樣,也無意去爭魏朝嗣君的位子。

    李天衢招撫李繼靈一並坐入涼亭,沒有為了培養國君而嚴厲的管教,這對父子隻是閑談些家常,隻是又過了一會,李天衢便問道:

    “再過個幾年,你也要搬至宮外官邸王府,可有何打算?”

    李繼靈回複的十分幹脆,看來對於自己的將來,也已經做好了打算:

    “兒臣打算多結交些文人雅士,交流歌詩詞賦。有機會,也想到各處名山大川遊覽一番,當然也當多回來探望娘親......”

    李天衢聞言微歎了口氣,又道:

    “你好詞賦,又喜安閑度日,可也要知道,在宮中錦衣玉食長大,日後出宮遷入王府,亦可安樂過活,這也都取之於百姓稅賦。詩詞歌賦、文化傳承,雖然並非經綸濟世、安邦定國之道,也同樣不可忽視。

    朕到時也會想法給你謀個職事,也讓你能夠人盡其才、悉用其力。就算你是宗室皇子,切不可好逸惡勞,好歹也能為國所用。至於其它的事,朕也不會逼你,隻是要知處世當溫、良、恭、儉、讓,而就算是皇子親王,也絕不可恣意妄為。”

    雖然與李繼靈相處,會感覺到比起管教李繼誌、李繼弘之時省心的多。但李天衢先前也早已意識到,自己這個三兒子,也絕對不可做魏朝嗣君。

    畢竟天性使然,李繼靈對軍國大事的確全然沒有半點興趣,而且喜好作詞作賦,走的也是旅愁閨怨、合歡離恨的花間派風格。雖然執掌禦史台的韋莊韋老爺子,以及李繼靈的舅父李珣也是這個流派的代表人物,可是這小子對官場朝政也從來不上心,隻會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保持高度的專注。

    就讓李繼靈從事自己最為癡迷的行當,那麽以他的資質,在某些領域想必能有所建樹。可如若假設他做了一國之主,也極有可能玩物喪誌、不務正事......

    所以李天衢也早就想好了,李繼靈是寫詞也好、繪畫也罷,哪怕癡迷於做木匠什麽的...都由得他,就是不能做皇帝。或許有朝一日,他也能寫出如南唐後主李煜那般“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膾炙人口,且廣在後世流傳的佳句。不過那種亡國之君的悔恨與感悟,也就不必經曆了......

    又囑咐了幾句,李天衢便起身離開涼亭,李繼誌也立刻起身相送。而向前行了幾步,李天衢忽的站住身子,背對李繼誌,又緩緩說道:

    “朕也知道,你雖然常好與宮內使女嬉戲,可平易近人,也能把握住分寸...隻不過深宮內苑,內廷女官、內侍宦臣固然不能為難你這個宗室皇子,可是宮女也未嚐不會因你之故違了禮製,而枉受責罰。我知道你自詡憐香惜玉,可到底還是沒有設身處地的為那些宮廷使女著想,所以平時舉止還須注意些,也不可太過輕佻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