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89 開國君王,現在也不過是百船將軍(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428更新時間:2021-10-02 17:35:02

    派發舟師接應契丹騎軍渡江之後,水軍暫且都開撥至耽羅島駐紮。而李天衢照常處理國事,閑暇時與文臣飲茶暢談時事,或是與武將切磋打熬武藝...十分安逸的等候契丹、摩震國方麵傳來的戰報。

    而契丹騎軍殺入摩震國境內,便展現出了猛烈的侵略性。殺得摩震國守軍節節敗退,連破四郡,一路推平,直接殺至位當年唐朝派遣蘇定方、契苾何力、蕭嗣業等大將水陸分道,率軍征討高句麗抵至的浿江流域(後世北朝鮮境內大同江)。

    不過起初契丹軍隊雖然高歌猛進,可朝鮮半島的地形特點北部高、南部低,山地麵積便占了三分之二左右。隨著以騎兵為主的部隊推進到了浿江,受山勢阻隔,騎軍的機動性也不免要打上幾分折扣。

    摩震國回過神來,立刻開始調遣軍旅發動反擊,而連同新羅、後百濟兩國,雖然不是馬背上長大的遊牧民族,倒也以善射而聞名,又是在本土作戰,也更長於山林阻擊。契丹攻勢受挫,曆經幾次伏擊,一場大敗,合計也損失了近萬的兵馬。

    李天衢聞訊之後,心說這個摩震國不過是在半島上呈三分之勢,論國力還不及中原一處藩國。但是好歹對新羅、後百濟的戰事中占據優勢,比起北地零散的部族畢竟更為難啃,而契丹雖然陸續征服小黃室韋、越兀、烏古、六奚等部落,可是現在要拿摩震國當敵手,難免要吃些虧,也都在情理當中。

    不過耽擱了一段時日後,契丹方麵還要添將添兵,便心急火燎的通過遼東海鎮上的市舶司官員,經海路傳報,再度奏請魏朝派出舟師,以策應第二批軍旅渡江殺入摩震國。

    耶律阿保機的心思,李天衢也大概可以體會。他方自肅清契丹其它部族首領時日不久,更要樹立威信,畢竟他當年之所以能做得執掌聯盟大權的軍事首領,也完全是憑著他開疆拓土的戰功拚下來的;

    而後興軍南下,卻被後唐帝君李存勖以少勝多,殺得大敗,內部反對勢力便又迅速冒頭,意圖推翻耶律阿保機的統治...現在時局剛剛得以穩定,這一戰他也勢必要贏,而且耶律阿保機畢竟也是一方梟雄,他現在的想法應該是:

    就算我敗於李存勖,契丹也尚還末打過河東沙陀...可是我還打不過你們這些三韓人了!?

    你們越打越凶,我當然樂見其成...李天衢遂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下旨詔令駐紮在耽羅島的舟師再度趕赴遼東沿海地域。然而這一次有些出乎李天衢意料的是,魏朝水軍這次航行受阻,也付出了一定的傷亡代價。

    因為這一次摩震國是有備而來,出動了大艦十餘艘,小型戰船一百七十餘艘,水兵五千餘人規模的艦隊。而統領這支艦隊的,乃是摩震國百官之首,號為“百船將軍”的大將王建。

    魏朝文臣武將聽到這個名頭,他們的第一個印象,也隻會是這個摩震國人,倒與已經病逝的蜀帝王建同名同姓...李天衢卻很清楚此人在正史中還有另外一層身份,就是繼新羅王朝之後,在朝鮮半島大致完成一統的高麗王朝開國君王。

    畢竟這般時節無法遠程及時通訊,海上兩軍廝殺,戰報再傳到汴京這邊來時,李天衢不但得知王建已與己方勢力進行交鋒,還知曉魏朝三支舟師折損約兩成上下,而王建統領的水軍損失則近四成,終究還是讓魏朝舟師突圍封鎖北上,繼續朝著遼東東部沿海地域進發。

    現在的王建號為百船將軍,這般稱謂,也就隻能在朝鮮半島嚇唬嚇唬新羅、後百濟罷了...李天衢麵露冷笑,下旨再調動魏朝北部兩處舟師,再加上被王建奪取製海權的新羅與後百濟雙方,先前被欺負慣了,如今有大國倚仗,也勢必願意做為偏師協同出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