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892 海外臣屬?以後還是要打擊的目標(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94更新時間:2021-10-04 17:17:23

    血肉模糊的屍體,被送到了鐵圓城王宮當中。確定死者的身份,的確便是從宮中狼狽逃出,卻被鄉野間忿怒的鄉民活活打死的弓裔之後,王建鬆了一口氣,而擺出副痛心疾首的模樣,吩咐將這個先前畢竟曾是自己君主的妖僧安生安葬。

    而王建的心腹親隨,乃至已經盼著另有明主能夠取代弓裔的摩震國文武官員,又紛紛伏拜在地上,高聲喊道:

    “恭請王公繼任國主!”

    “...按我本來打算,最初我國定號為高麗,也正含興滅繼絕,不隻一統三韓,更要取高句麗故地的意味,也當重拾國號...可既然中原魏朝挾製,高麗這個國號尚還不便取。然而為了有別於先主,這個國號,也終究是要改的......”

    先是又假模假式的歎言篡位奪權,也實乃不得已而為之。王建喃喃念著,思忖了一陣之後,他又回憶起,不久前自己統領摩震水軍,按說近兩百艘大小戰船,士兵五千餘人,本來與新羅、後百濟兩國交鋒,在朝鮮半島海域可說是橫著走而所向披靡。

    然而阻擊魏朝三支舟師,王建就見對麵大將上樓樓三重,女墻環繞羅列,幡幟迎風招展...諸般弩窗矛穴、拋車壘石、床弩拍杆齊備,當真如同海上堡壘一般。而且戰艦排開的陣仗撲天蓋海,帆檣如林,也讓摩震國不少水軍士兵望而生畏......

    弓裔毫無自知之明,以為與中原魏朝領土相隔,又有河東沙陀牽製中原,便敢尋釁冒犯。但河東沙陀不識水戰、舟師有限,魏朝卻能製海支援新羅與後百濟...新羅王樸景暉、百濟王甄萱則爭相示好中原,我國也不可因一時意氣,與魏朝仇怨越深,而讓新羅與百濟得利。

    契丹乃狄夷禽獸,早晚我也要與其爭奪遼水以東,與白山黑水大片領土。可畢竟還是要先南後北,統一三韓,經韜光養晦,再圖謀驅契丹、滅渤海...可就算到了那時,還是要盡可能穩住魏朝,對其示弱稱臣,不過魏朝與河東沙陀誰能做中原之主,猶未可知,而中土局勢越亂,我也未嚐不會有可乘之機......

    王建尋思罷了,忽的轉過身來,環視眾人,儼然倒也透出股君王的威儀氣象:

    “我雖不才,蒙諸位擁戴,方今強敵犯境,也的確需有人主持大局...從今日起,我國改號為大封。而如今我國也著實不宜與魏朝、契丹、新羅、後百濟四方為敵,傳我...本王諭令,立刻遣使前去與契丹交涉,且看對方如何才肯退兵!”

    ※※※※※※※※※※※※※※※※※※

    王建於鐵圓城王宮布政殿宣布繼國主位,並更改國號之後,立刻派遣出使臣,去與契丹軍將帥蕭敵魯、蕭阿古隻請求罷兵議和。不過王建也並沒有一味的認慫示弱,他同時調派幾支部曲,至北隅山嶺要隘結寨固守,並設下幾處埋伏。

    總之對於王建而言,現在我雖然隻得服軟,可是你契丹如果執意還要往南侵攻,必然傷亡慘重不說,也有可能徒勞無功,而枉然折損軍力。

    而耶律阿保機出兵摩震國,意在震懾教訓一番,契丹的擴張戰略,還是以吞並渤海、稱霸塞外,以及嚐試在後唐控製下的燕雲、晉北等地紮下根基。而朝鮮半島山勢複雜,再往南打,也極有可能陷入戰爭的泥潭當中而脫身不得。

    所以蕭敵魯、蕭阿古隻也知道見好就收,隻不過既然是推翻弓裔下台的王建主動示弱求和,當然也要狠狠敲他一筆。

    起碼眼下而言,誰的拳頭更硬,誰說話的底氣便更足。你來我往經過兩三次交涉,王建強忍怒氣,隻得承認大同江以北的領土歸契丹所有,大批本來原屬於摩震國治下的三韓族民,不但被擄掠為農奴,經改號的大封國,照樣還是要交付錢糧賠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