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66 滄州清池,奪回失地(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140更新時間:2021-11-17 00:18:43

    即便李嗣源身邊尚還有心腹悍將緊緊相隨,而拚死突圍隻顧朝著北麵奔去。可王彥章似是仍不知疲倦,仍舊親自綽著大槍緊追猛趕;王晏球惡狠狠的下令掩殺追擊,曠野上做鳥獸散的後唐部曲,眼見大批奔襲過來的魏朝騎眾,再是不情不願,為了保命也隻能棄械伏地,高聲示意自己已經放棄抵抗,而願意接受魏軍處置......

    按理說王彥章、王晏球所部魏軍雖是精銳善戰之師,可是李嗣源所統領的牙軍同樣也是身經百戰。

    然而北有契丹、南有魏朝,處於兩麵夾攻的處境而惶恐不安;軍力處於劣勢、軍中怨意沸騰;極為忌憚的王彥章一時身陷重圍,卻爆發出令人心悸膽寒的戰力;以及王晏球揮軍殺至,先以重甲銳騎摧鋒踏陣;由於積怨已深,而打起惡仗時戰意崩潰的情緒又迅速蔓延開來...這些因素累加到了一起,也足以致使本來以驍勇善戰而著稱的軍旅崩散之勢猶如山傾......

    這般時節兩軍廝殺,當戰損達到兩至三成,便極有可能引發全軍潰敗。對於一支對於己方勢力積怨極深的軍隊而言,也更難以維持拚死到底的戰意。

    戰略處境極為被動,李嗣源就隻能試圖盡快襲殺這一路的敵軍主帥王彥章。然而他再是驍勇,也並非西楚霸王再世,反而讓王鐵槍進展所長,打出他生平履曆中的高光一戰...而激戰中麾下兵馬積怨爆發,李嗣源始料未及,也難免吞下敗果。

    李嗣源與石敬瑭、劉知遠等麾下悍將竭力突圍,以遍地屍骸與橫流的鮮血鋪出一條道路。所幸又有狼狽奔走的安重誨一邊奔逃,一邊大聲喝令招聚散兵潰軍,雖然亂哄哄的已經分不清編製統屬,但好歹又會合了五六千人緊緊相隨在李嗣源身後。

    這一路風聲鶴唳的又奔逃出十幾裏地,可就算勉強擺脫魏朝銳騎的追擊,但是再往前行,便是橫海軍藩鎮治所滄州清池城...跑了和尚跑不了廟,即便後唐敗軍暫時擺脫魏朝大軍的追擊攆殺,可恒久以來聳立在當地的城郭不會挪動,想必很快也將要承受敵軍的大舉猛攻。

    李嗣源剛剛承受喪子之痛,急火攻心,直感屈辱悲忿已極...可他心中卻也很明白,此番大戰失敗,再不出許久功夫,王彥章、王晏球這等敵軍大將必然會趁勝挾勢殺來。就憑麾下這數千士氣已低迷至極的殘兵退入城中,與其說是據險死守,倒莫不如說是鑽入甕中,等著敵軍將清池城團團包圍而坐以待斃罷了......

    “...清池城已不必再回去了,畢竟王建立奉我軍令,分撥一部分牙軍至範陽縣抵禦契丹軍馬,如今也務必要盡快會師...繼續往北,至涿州再召集餘部牙軍!”

    忍受著內心的屈辱,李嗣源好不容易又開口號令道。這個時候,他深知自己隻得忍辱負重,竭盡所能的將麾下仍會效死與自己奮戰的牙軍召集再一處,以圖盡力挽回這勢如天傾的危局。

    隻是繼續往北撤離,這也就以為著將橫海軍藩鎮再拱手讓於魏朝...這等敗軍喪師、失地陷城的罪責,而且東麵戰線的潰敗,也致使對壘於趙州高邑的後唐大軍形勢更為被動...那麽自家主公李存勖又將會如何發落?

    李嗣源可還記得,比自己小了十八歲,在這般時節幾乎已差出一輩的義弟李存勖...起初他們相處的也甚是親密,與親生的兄弟手足別無分別。

    然而李存勖繼承義父王位,繼而改國號為唐宣稱延承李室正統,直至近年來完全聽信身邊的伶人閹宦...李嗣源也感到他們君臣之間的隔閡非但越來越深,自己甚至也成了李存勖猜忌的臣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