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970 勾結外族,還能留著你?(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420更新時間:2021-11-21 18:16:09

    “王都派遣心腹和昭訓至滄州清池,上表願歸從我朝稱臣,北平國也將發兵協同我軍共討晉軍,這倒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魏軍連營,行營大帳當中,李天衢得知北平王王都已打算背叛李存勖的消息,而喃喃念叨。

    先前後唐老將安金全調遣輕騎部眾,四處撲殺魏軍斥候哨騎。然而他的侄子安審通,與奉旨統領騎軍抄後的張虔釗卻被魏將許存與揮軍突至的夏魯奇聯手殺敗...魏軍自魏博、淄青等地轉運輜重,整備兵馬與李天衢所處的連營遙相呼應,後唐軍旅也不足以完全切斷各處敵軍之間的聯係。

    傳遞由橫海軍滄州發來軍情的快馬有騎軍策應,奔至魏軍連營左近時雖然也免不了要遭遇後唐兵馬截殺...營盤內立刻派出銳騎接應,一番廝殺下來,北平國背叛後唐的消息,也原原本本的呈報於李天衢知曉。

    李天衢心說北平國地狹兵微,乃是五代十國時節最小的割據政權之一,不算王處存、王處直兄弟接掌義武軍藩鎮的時日,而從受封北平王開始算,在正史中國祚也不過傳了二十二年,存在感比起其他帝國、王國也都要低了許多...所以也沒有什麽知名的文臣武將。

    不過王都派出的謀士和昭訓,倒也是在史書中留下名號的人物...然而他也不算智謀過人的高明軍師,史載中他向王都出的第一個主意,便是慫恿自家主子直接造他義父的反,篡奪北平國王位;第二個主意卻是建議王都設計離間後唐治下諸處藩鎮,而後走他義父王處直、義弟王鬱的老路,勾結利用契丹來、對付後唐明宗李嗣源。

    隻是按說後唐帝君李存勖與北平王王都的十分親密...他們兩人會麵時相見甚歡,王都赴京朝覲之時被李存勖留宴十日,非但賞數萬金銀,二人約為姻親,由皇子李繼岌娶王都之女為妻。王都甚至還倍受恩寵,所上奏疏議李存勖也是無一不從...他們倆人之間的交情,也可說好到能同穿一條褲子的程度。

    正史線王都背反後唐,也是要等到李嗣源取代李存勖登基稱帝之後。一朝天子一朝臣,李存勖與王都親近,可李嗣源卻十分鄙夷他這北平王當初發動兵變,篡奪義父王處直基業的逆行。故而命權臣安重誨對北平國十分苛刻,屢屢向其索取糧秣軍資,王都因供額達不到要求,也情知李嗣源待他十分不待見,所以才動了向契丹求援的心思。

    隻是李天衢轉念一想,王都之所以處心積慮的巴結李存勖,就是為了保全他的王位。北平國又是個小國,總之鄰近的勢力哪個更為強盛,我便任誰做老大,這也向來是這一方割據政權的自保之道。

    國家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後唐帝君能做我的靠山,我當然會對你三拜九叩,但如果受你挾裹與更為強大的魏帝為敵,現在人家又已經快要打到家門口來...那對不起了,我也沒必要繼續費勁巴力的討好你,當初再好的交情,現在也是用來出賣的。

    而且王都若要自保,也是投降須趁早。否則現在東線的王彥章,都已經快打到易州、定州地界,如若後唐軍隊全麵潰退,隨著成德軍藩鎮失守淪陷,北平國也將全麵暴露在魏朝大軍麵前...李天衢尋思我也完全可以名正言順的趁勢侵攻,直接滅了敵國的臣屬勢力,到了那個時候,王都也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所以趁著李存勖所統領的後唐軍旅尚還沒有敗退,王都還要向魏朝證明自己有用。而他挑這個節骨眼宣告要背反後唐...李存勖現在卻麵臨魏朝、契丹雙方夾擊的處境,就相當於十根手指頭摁著十個跳蚤,也根本沒有餘力再調度軍隊討伐北平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