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47 移鎮大同,名將歸隱(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98更新時間:2022-01-05 00:13:03

    眼見劉去非拍著胸脯、豪聲表態,話裏話外也透著股自薦本事的意味...不過他態度得體,的確也很善於表現自己。李天衢心說此人先前跟隨的劉守奇,本來也不是什麽位高權重的人物...而且他投到塞外多年,在中原也沒有什麽根基與人情關係......

    可劉去非按正史線轉投南平國,並改名為王保義之後,便似是轉了運一般,非但名聲鵲起,地位水漲船高,還深受兩代國主的信任,也足見他也很善於把握機會。

    南平國三大智囊謀臣,如今也都做了為魏朝效命的臣子...其中首席智囊,而又料事如神那等讚譽的梁震,仍能發揮出他極善推測天下各地形勢演變的長處,而屢次與李天衢剖析時局,基本上也能做到每料必中;還有個司空薰則顯得較為低調,可是做為文臣匡正時弊、輔國佐政也稱得上盡職盡責;劉去非則更善於兵家要略,故而委派他至邊塞藩鎮,也可說是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至於劉去非按原本軌跡會去投效,而身為正史線的南平國主高季昌(如今也不必避李克用之父李國昌的名諱而改名高季興)...李天衢心說他畢竟是五代時期十國政權的開朝君主之一,遂也曾派遣密探暗中查探一番,觀察高季昌是否有生亂自立的意向。

    不過人生的際遇不同,心態的確很有可能會發生轉變...據探報高季昌也樂得清閑,身上那股油滑勁,也都用在了如何偷懶享樂上。當年他及時止損投降,因獻地有功,所有領受個閑職,也完全足以富足享樂過活。

    而高季昌本來便是家奴無賴出身,每日勾欄瓦舍出入得頻繁,又納了幾房妾室,於仕途上也根本看不出有任何野心。

    至於高季昌膝下高從誨、高從詡、高從詵等一眾子嗣,有些人滿是一副衙內做派,看來也都是安於現狀...畢竟高季昌也不知道,自己本來應該是在後唐覆滅梁朝時據荊南叛離自立,而建立國祚近四十年的南平割據政權。現在的他眼見魏朝江山穩固,而且自己也不具備任何謀反自立的條件,也隻打算老老實實的納福享樂,當然也不會冒著天大的風險,而去圖謀造反稱王。

    看來高季昌父子兩代,也已做不成要被諸國君王痛斥唾罵為“高賴子”、“高無賴”的南平國主...劉去非直接投奔魏朝,而急於展現自己的能力。李天衢既知此人可以重用,遂點了點頭,又長聲說道:

    “方今我朝兼並河東,疆域北擴,而為抵禦李嗣源晉軍餘部,塞外遊牧胡騎...乃至契丹兵馬,朕正欲下詔,將治下一處藩鎮北移,而改設大同軍節度使,下轄代北幾州疆土。

    朕便任命為你藩鎮行軍司馬,輔佐節度使司掌兵略軍務,以後捍邊有功,加官進爵,當然會許以你功成名就的機會。而在我朝又能有多大的建樹,也全看你的本事了......”

    “...臣蒙陛下隆恩,自當為我大魏竭誠效力。征討逆虜,以保邊庭寧息!”

    劉去非高呼謝恩,實則他心裏卻也有幾分失望。雖說新近前來投奔,劉去非當然也沒指望魏朝帝君會直接賜封他做一鎮節度使...不過聽李天衢的意思,魏朝占領河東,看來也不會保留藩鎮,而另行任命節度使。隻是劃出了代北邊陲要地,再將魏朝治下的藩鎮治所北遷。

    被封為這另設的大同軍行軍司馬,劉去非心想藩鎮下轄的州府當然是越多越好...不過轉念再一想,河東地界做為後唐的政權中樞,魏朝收錄了大批本來效命於河東李家的降臣,而治下各處沙陀族的比例也相對更高...須防備日後有人反覆生亂的可能,自然不能讓地方軍權過於集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