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54 怎麽處置你,老百姓說了算(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66更新時間:2022-01-08 18:22:41

    李嚴先前出使蜀國,本來就是帶著任務去的。如今他也隨大軍出征,雖然在其他人看來難免也要冒這些風險,可李嚴本人隻打算盡快促使蜀國歸順,所以很樂意趕赴成都,以敦促蜀帝王衍早早奉表投降。

    而魏軍方麵,雖然很痛快的答應李嚴可以先行趕往成都,去與蜀國君臣商談投降事宜...可是你王宗弼專權怙寵,蠹財害民,是蜀國朝綱糜爛、軍政敗壞的罪魁禍首,結果國難之時,你以為臨陣反水,脅迫你家主子早早投降,便還能保全自己的財富與地位,繼續在巴蜀之地相當於做個土皇帝?你想得倒美!

    以夏魯奇的秉性,他當然十分看不慣王宗弼之前禍國殃民,如今還要賣主求榮的行徑...就算這廝也是能促使蜀國盡早歸降的關鍵人物,可是如果就讓他這般如願以償,這便好似吞進一隻蒼蠅那般犯惡心......

    隻不過王宗弼畢竟是上杆子要來促成蜀國歸降事宜,在沒有完全能確定蜀帝王衍會歸降之前,也不能拒絕得太過徹底...夏魯奇大事還拎得清楚,所以對王宗弼一方的回應不置可否,隻是推說委以冊立劍南西川節度使,授以藩鎮軍政大權這等事宜,他又怎做得了主?當然還是要向汴京朝堂稟奏,請帝君李天衢定奪才是。

    隻不過李嚴先行趕赴成都,隻限三日期限,還是要獻出綿竹關...汴京朝廷給予回複期間,我軍還是要繼續往蜀國都城的方向進發。無論如何,你王宗弼不是已確定要歸降我朝?那還磨蹭什麽?這件事沒有半點商量的餘地。還是說你以為暫時把我軍擋在綿竹關外,便盡可以繼續與魏朝討價還價?那便是癡人說夢!

    ...當李嚴趕赴成都,撫慰蜀國君臣、百姓,又敦促王宗弼盡快撤除成都乃至漢州綿竹關的軍事守備,夏魯奇、許存便已揮軍抵至綿竹關下,並命令三軍將士齊聲鼓噪,要麽速速獻關,要麽便準備開戰...王宗弼不得已,也隻能傳令下去,打開綿竹放行,恭請魏朝大軍一路順暢的直抵成都。

    蜀帝王衍,則哭啼啼的自縛身綁荊棘,又由一眾降臣扛著棺柩,在李嚴的帶領向趕赴成都城外七裏亭恭迎前來接管蜀國國都的魏朝軍旅。

    至此,蜀國便已宣告覆亡,而被魏朝兼並。魏軍自出師至滅蜀,也不過五十七日光景。

    接下來要處理的事宜,便是又當如何處置亡國降帝,以及蜀國那些降從的權臣顯貴了。

    當夏魯奇、許存統領的軍旅順利占領成都的捷報傳至汴梁,李天衢心說這期間的過程大概也都在自己的意料當中。按正史線滅蜀的後唐大軍是由李繼岌、郭崇韜擔任正、副帥指揮,王宗弼便是派他的兒子王承班前去商討投降事宜,巴結討好,以求取劍南西川節度使一職,然而李繼岌並沒有同意...可是王宗弼卻也隻能去接引敵國大軍抵至成都。隻是隨後他轉而向郭崇韜多次使重金賄賂,仍要謀取掌控西川的軍政大權。

    念及至此,李天衢忽的冷笑一聲,而喃喃念道:

    “亡國之臣,不願斷送身家性命,故而隻得歸順降從,我也當然能夠理解...可是你王宗弼先是禍國殃民,而後又背主叛國,又意圖斂財鑽營,所幹的勾當實在太過下作...真就以為我毫不知情麽?”

    畢竟李天衢清楚得記得按史載所述,王宗弼知道大勢已去,自綿竹關返回成都,而對自家主公突然翻臉,當夜便將蜀帝、太後、嬪妃乃至宗室子弟盡皆軟禁於西宮,並奪了皇帝璽綬。

    隨後他不單單將有些排斥歸降的閹黨權官盡數處死,再把一堆人頭獻於敵國大軍...但凡是與其不睦的官員,也悉數被殺。其他臣僚貴戚,也唯有傾盡家財賄賂巴結,方才得免一死...國家都已要亡了,王宗弼還在無所不用其極的撈錢斂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