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57 一代名將,已時日無多,而後繼無力(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184更新時間:2022-01-11 18:47:43

    當初大長和國,以及南詔國的都城之一,位於風景秀麗的蒼山之下、洱海之濱,如今也已更名為大理的古城...於唐朝開元年間便興建其外城與內城,城池的布局為棋盤式,街道縱橫交錯,眼下便作為滇西地界交通樞紐的中心。

    由於當地崇佛之風興盛,亦有佛寺遍布於城郭內外,除了世居蒼山洱海的大封人之外,還有烏武、夷人、越析詔、三苗、摩挲、吐蕃、濮人、峨昌、黑齒、茫蠻...等後世西南各支少數民族的先民棲息繁衍,多樣性的民族文化交融,也使得此處名城與中原城郭相較時,又多了一種別樣的風情。

    而坐落於大理城內周長達五裏,高近九丈的五華樓...當年本來由南詔王豐佑下旨所建,用以接待西南諸族各部的酋長首領,乃至其他些重要賓客。對外宣稱為南中軍節度使,實際上則相當於雲南王的楊師厚則位於五華樓的最頂層,他背負雙手,眺望窗外,而怔然出神、一語不發......

    雖然楊師厚目光陰鷙,神情冷冽,眉宇間仍透著一股不怒自威的肅殺之氣。可比起壯年時,他的身子看似竟已縮了一圈,兩頰微微凹陷,頜下蓄著的胡須也已掉落不少,而顯得稀稀拉拉的...使得楊師厚整個人看上形銷骨立,身體狀況明顯已是大不如前。

    廝殺征戰至今,楊師厚也早已步入暮年,而轉戰至滇地,也更讓他這個汝**陽出身的漢子感到水土不服...常言好漢經不住三泡稀,實則楊師厚自入蜀至滇以來,已經陸續生過三場大病,雖然每次都挺了過來,可是身子愈發衰弱,他知道眼下雖然尚還未到奄奄一息,眼見就要油盡燈枯的程度...可是大概也能感覺到自己時日無多,甚至因暴疾而猝死斃命,也很有這個可能......

    而楊師厚怔怔的朝著窗外眺望過去,就見下方服侍衣裝形形色色的諸部族民在自己視野之內走動著,他默然無語,眼中似是閃過一抹黯然之色...然而此間房閣當中,還有兩人陪在楊師厚身旁。

    其中一個年輕男子本來氣衝衝的趕來,卻見楊師厚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就好似已經認命了一般...他更按捺不住,而又不甘的忿聲言道:

    “阿爹!那段思平家門世代為南詔武臣,而後累功做了通海都督,在大封諸部當中也極具人望...我南中軍好不容易驅逐大長和亡國君臣,而占據滇地,也當打壓提防似他這般當地部族出身的軍將,您又怎會差遣他去與魏朝交涉?

    何況我軍憑著地遠山險,也足以自據一方對抗魏朝,阿爹為何要遣孩兒至汴京為質,難道您所打下來的基業,還當真要拱手獻於魏朝不成!?”

    楊師厚冷眼朝著自己那親兒打量過去,忽的沉聲喝道:

    “蠢兒!你有幾斤幾兩,我這做老子的還不清楚?你知我又為何能懾服滇地眾僰各族?也全因當年鄭買嗣殺南詔末主舜化貞,與宗室子嗣八百餘人,而改號大長和,卻是得國不正,原南詔治下諸族各部口服心不服,也隻是暫時隱忍罷了。

    而大長和國主鄭買嗣之子鄭仁旻繼位後,又不顧國庫空虛,而北上進犯蜀國,卻先後幾場敗陣,折了數萬人馬。我趁機南下征討,滇地諸僰眼見大長和鄭氏大勢已去,故而隻得承認我軍在大理開府建節。可是我若是不在了...以為就憑你楊堯的威望,滇地各部還會受南中軍的管控麽?

    不止是那通海都督段思平,還有董伽羅、高方等白蠻首領,滇東黑爨等三十七部,以及勿鄧、豐琶、兩林等烏蠻部落...讓那些滇東滇西各部酋長首領誠心奉為共主,你行麽?魏朝大軍壓境,我就算尚還能抵擋一段時日,可是換做你接掌南中軍...召集諸部,進則殺入蜀地,退則永鎮滇地,你行麽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