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67 徐溫父子,我知道你們想幹什麽(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98更新時間:2022-01-22 18:53:26

    直到酒宴結束,馬希範告退之時,倒也沒有明確的表示他請求魏朝出手,而扶植他爭奪楚國國主之位的意願...但是李天衢自知對方就算明麵上仍不便表露自己的心思,可日後也勢必會與他二哥馬希聲反目決裂。

    畢竟現在楚王馬殷雖然大限將至,可還尚在人世。馬希範也總不可能立刻央請魏朝出手協助奪取王位,那便是壞了他父親定下的規矩,直接仰仗外部勢力,而與馬家走到了對立麵上...可就算馬希聲會繼位成為楚國之主,馬希範無法長期忍受對他俯首稱臣,也必定會等待最合適的機會,去推翻他二哥下台。

    而楚國馬氏兄弟反目成仇,李天衢心說形勢對我而言,隻會變得更為有利。

    就算楚國馬家兄弟鬥得再凶,對外也向來奉行臣服於中原王朝為國策,而不會給魏朝任何出兵討伐的口實...便如正史線那般,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幾朝內部動蕩頻繁,更迭得太快,所以從來沒有對一直奉表稱臣的楚國發動大規模的戰事,而馬楚這一方割據政權覆亡,也是因南唐趁虛而入所致,並非被中原王朝所滅。

    可是李天衢深知如今的魏朝,對於南麵諸國所表現出來的威脅更大,就算楚國以後隻稱藩鎮不稱王,也絕不會坐視魏朝相繼吞並吳、越等國,而勢必會采取軍事行動...隻要楚國有所動彈,那麽要想出個發兵連你一鍋端了的名義,這還不容易?

    而等到楚國馬希聲不得不與魏朝為敵的時候,便是對他含怨懷恨的四弟馬希範趁機出手,以奪取國主之位的大好時機。

    李天衢推敲正史中的時局演變,馬希範成為楚國第三代國主,而在位十幾年臨終之時,才會違背他老子定下按排序兄終弟及的規矩,直接將傳位給馬殷膝下第三十五子的同母胞弟馬希廣,而引得馬希萼裂土分疆、弑君殺弟,之後還有馬希崇起兵反叛...這才是史稱“眾駒爭槽”的南楚馬殷諸子為爭奪王位所爆發的戰亂。

    楚王馬殷亡故,而由他次子馬希聲繼任在位期間,馬家諸子不合反目,也隻是初顯端倪。李天衢心想按史載線楚國眾駒爭槽鬧得最凶的時候,那我都已經熬成一個老頭了...要統一、須趁早,我也不想再等到馬希廣、馬希萼、馬希崇那馬殷幾子長大成人,利用馬希聲、馬希範之間的仇視對立,現在就盡可能的煽動拱火,那也能達到趁虛而入,以圖兼並楚國的成效。

    而繼楚國來使馬希範之後,由越國派來查探魏朝反應的使臣也已抵達汴京...李天衢則壓根沒打算親自召見,而吩咐鴻臚寺官員三不五時的前去冷嘲熱諷一番。

    劉?那廝以為與魏朝彼此疆域相隔得太遠,便公然改製自稱為大越國皇帝,結果沒料到魏軍吞蜀入滇,而駭得心慌意亂...而李天衢卻吩咐鴻臚寺派出接待越國使臣的官員,對於他們主子僭越稱帝的行徑,該罵幾句就罵幾句,但是也不必給出勒令越國立刻去帝號臣服,否則便立刻發兵討伐的訊號,也不可接受對方定期進奉朝貢,而恢複邦交來往的請求...總之譏嘲幾天,便打發越國來使趕緊滾蛋。

    因為李天衢很清楚,正史中的南漢,如今的越國與其它割據政權大有不同,待劉?稱帝之後,直至滅國前夕,隻有兩次曾上杆子主動遣使至中原王朝表態願意定期朝貢...一次是後唐莊宗滅梁入汴;另一次則一直要等到後周世宗柴榮南征大勝,所以向來與中原王朝的關係十分疏離。

    這次劉?遣使的動機,與史載線比較也十分相似...無外乎因為中原王朝強盛,亦或已有可能殺至他所統掌的疆域而惶恐不安,遂遣使入朝,觀察中原局勢,並試探正朔王朝的反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