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084 將軍中的常青樹,又賺到寶了(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62更新時間:2022-02-10 18:12:39

    “宋齊丘至契丹複歸返程,而為我朝拿獲,與陸路相較,走海路歸期不定。所以吳國徐溫、徐知誥那邊,想必還不知我朝已識穿他意欲勾結契丹的陰謀,而且又有確鑿的證據,有了興師問罪的名義,縱然悍然出兵征討,也是名正言順......”

    聽張驍興匆匆的問罷,李天衢旋即又長聲念道:

    “不過我朝是師出無名也好,名正言順也罷,楚、越等國與吳國唇亡齒寒,也決計不會坐視我朝的勢力延伸至江南地域。所以即便先前名義上臣服於我朝,如今恐怕也將出兵支持吳國。

    雖說如此一來,我朝這也有了對楚國用兵的名義,但同時與多國交戰,這段時日也須好生籌謀部署才是......”

    張驍領命退下之後,李天衢吩咐下去,又宣召一人入宮覲見,然而那個人,本來卻並效忠於魏帝的軍將。甚至先前的態度,還一直對魏朝抱有敵意。

    畢竟楊師厚本來效力於朱氏梁國,與魏朝數度交鋒,還占盡了便宜...而後為勢所迫,投入巴蜀,又轉戰於滇地。楊師厚卻感到自己時日無多,為了自己子嗣的後路著想,遂與魏帝李天衢達成了協議:

    你如果既往不咎,而讓我的後世子孫在中原得享富貴安樂,那麽趁著我尚還能震懾得住滇地諸族各部,會協助魏朝設立雲南宣慰使司,並逐步交出南中軍的兵權...而待我死後,雲南這塊地盤,也就全都是你魏朝的。

    而奉楊師厚旨意,護送其子嗣家小的南中軍牙將劉詞,也順利的抵至汴京。不必動用武力強行征服,免得枉造殺業,而讓雲南地界的漢兒乃至各個族裔慘受兵災之苦...李天衢當然會履行承諾。

    隻不過楊師厚虎父犬子,他那兒子楊堯完全被自己老子的名聲所掩蓋住,名將子嗣,卻也在史載中沒有任何做為。李天衢心說我便封他一個子子孫孫能受福蔭的爵祿閑職,得以安享富貴,其實就相當於朝廷撥款養一家子閑人罷了...可是當得知護送楊師厚子嗣至汴京的南中軍牙將名為劉詞,李天衢的第一個念頭便是:

    賺大發了,我又撿到了寶。

    按李天衢想來,楊師厚固然知道劉詞這個部下能打,可是就連他,現在估計也不會知道劉詞以後到底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劉詞其人,現在還沒到顯山露水,在這般世代殺得個威名遠播的時候,可是李天衢卻知道他非但在楊師厚帳下效力時,便以勇悍而聞名於軍中。而且他對於從軍征戰也有種強烈的使命感,就算閑暇時,也常常被甲枕戈入睡,旁人問其緣故,他便回複稱我以此取富貴,豈可一日輒忘之?且人情易習,若一墮其筋力,有事何以報國!”...受這等動力驅使,劉詞做立下卓越的戰績履曆,甚至曆經梁、唐、晉、漢、周五代。

    而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記錄自西周齊太公薑子牙伊始,截止到五代十國時期的一百位名將傳記,劉詞也正與與智將劉鄩位列其中。

    雖說葛從周、符存審、李神福、周德威...乃至他的老上級楊師厚這些實打實的五代頂級名將都沒有被收錄,也使得那幾卷名將傳記看起來似乎有失偏頗。但是與那些將才相較,劉詞勝在經久不衰,若論廝殺征戰,他保證戰績的續航能力甚至長達幾十年......

    諸如李神福早亡,楊師厚、葛從周於後梁時期相繼逝世,符存審也於後唐年間抱憾身故...可劉詞於後梁能在當時論戰力,天下屈指可數的銀槍效節軍中能打出名號,後唐時雖因得罪權臣,所以被貶為小校屈居下僚十餘年...可於後晉時期卻突然爆發,大敗南唐,連番討伐叛逆,軍階官職開始蹭蹭見長。再到後漢時節又接連重挫杜重威、李守貞等舉兵背反的亂臣,甚至一直熬至後周世宗柴榮繼位,還揮軍大敗北漢軍,接連臨陣斬殺敵國重臣宿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