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20 楚軍的主帥,也未嚐不能招降(1/2)

作者:雲霄野字數:5278更新時間:2022-03-16 01:18:19

    直到一位老者由魏軍兵馬接引護送,自江西鎮南軍虔州,趕至湖南武安軍澧州治下安鄉城,便立刻至城前高聲疾呼。城中守將聞訊,很快便奔至城門樓下,二人雖各自處於敵對的陣營,但眼下重逢敘舊相談,也極是感慨。

    不出兩刻的功夫,安鄉城城門便緩緩打開。守將廖爽,還有前幾日同高從嗣單挑鬥將的廖匡齊,以及他另一名子嗣廖匡圖,又有一撥將官隨行徒步出城,看來也明顯是已聽從譚全播的勸告,願意獻城歸降於魏朝。

    畢竟盧光稠、譚全播、廖爽都是虔州出身,當初時逢天下大亂,兵匪峰起,肆虐燒毀城垣,殺人掠貨...到處都是人煙斷絕、千裏蕭條,遍地屍體,暴野枕籍的淒慘景象。

    盧光稠遂誓師發動農民起義,連戰皆捷,占據虔州之後,便宣稱自任刺史,以發動的武裝力量擔負保衛家園的重任。如果說譚全播是他的左膀右臂,那麽廖爽於盧光稠麾下效命之時,也相當於三把手的地位。

    彼時無論是接受唐廷冊封,而奉旨鎮壓反軍的將領,還是農民起義出身,而後因朝廷妥協也許以他們官職的一方之主...各地軍閥也多有殘暴不仁之徒。可盧光稠寬仁愛民,雖剪凶除奸,卻從不妄殺一人,譚全播、廖爽助其保得一方平安,倒也頗有些桃園三結義的意味。

    隻是當年廖爽遭受嶺南劉?的大舉反攻,寡不敵眾,又被切斷後路,遂隻得率家族兵丁數千人突圍投奔楚國。說來也怪,楚王馬殷對於同樣是從江西地界趕來投從的彭瑊、彭玕好吃好喝好招待,還給地盤又結成了姻親...但對廖爽卻甚是提防,本來不願接納,還是他身邊臣僚諫言“廖者,料也,馬得料必肥,乃國家強盛之兆”,這才使得馬殷回心轉意,待廖爽以禮相待,並許以他個州刺史的官階。

    雖說轉而做了楚國武臣,但是廖爽畢竟與盧光稠、譚全播的感情更為深厚。所以舊主既然歸從了魏朝,又有知交摯友前來勸降,廖爽自然也就十分痛快的答應了下來。他疾步上前,遙望對麵,眼見昔日一並追隨盧光稠的同袍譚全播白發蒼蒼,已是盡顯老態,廖爽加快腳步迎了上去,立刻伸手攙扶住譚全播的雙臂,十分激動的說道:

    “當初末將受命為韶州刺史,可到任不久,便遭受劉?揮軍猛攻。可恨吳國又發兵侵吞虔州,末將掛念恩主、譚公,自是如坐針氈,可隨後卻是相隔天南地北,彼此斷了音訊,迄今已逾十餘載......

    本以為轉投楚國,又遭逢魏朝大舉南征。末將先前既然蒙楚王收錄,如今奉令死守安鄉城,本以為也隻得據守力抗大軍,到頭來也免不了要落得個城破人亡的下場...不曾想能和譚公重逢,複與故人相會,末將自當聽從勸說投誠歸從,又怎能對您兵戎相向?”

    畢竟當初輔佐盧光稠起義之時,譚全播便已是五十出頭的年紀,歲月境遷、時光易逝,眼下他也已八十好幾了...當年的廖爽卻是個毛頭小夥子,所以雖然鄉裏鄉親,他同盧光稠、譚全播不但是一起搞武裝起義的同袍戰友,譚全播對於廖爽而言,也更是個十分敬重的長者。

    如今故人相會,譚全播心中感慨萬千,他握緊了廖爽的手,也感懷說道:

    “咱們兄弟直到今日方得再見,也當一並至光稠陵前祭拜。想必九泉之下,他也會甚感欣慰了...我等當年舉兵起義,也全因天下大亂,各處賊眾橫行肆虐鄉裏,不願做任人魚肉,也隻得秣兵曆馬,壯大實力,以保障贛南一方百姓安寧。

    如今我們也終於可以回虔州故地走一遭了...這天下早晚還是要恢複治世的,而魏帝征亂伐暴、廓清前朝大半江山,方今揮軍南下,誌在滅吳吞楚...我等家園故土,也已為魏朝所取,按說父老鄉親複歸中原,以後也能盼得個安生日子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