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三章 驛使就是驛使 速度可真快(1/2)

作者:淺墨染雪字數:5302更新時間:2020-10-14 03:38:36

    雲晏晏知道太宗皇帝會在今年的五月駕崩,可她沒想到,太宗皇帝駕崩的消息是與她一同進入平縣的。

    一刻鍾前,她們的車隊緩緩的靠近著平縣城的城門。守城的差役與徐安相識,遠遠的便打起招呼:“徐郎君今次出門的久啊。”

    徐安朗聲笑道:“受你家縣令所托,護送他家的小娘子歸家,故在長安多留了些時日。你家縣令今日在衙還是沐休?”

    “本是沐休,這兩日正逢沈將軍前來平縣巡查布防,我們縣令一直陪同,此刻既不在衙內也不在家中。”

    徐安待要開口說話,忽聽後方遙遙有馬蹄疾馳,如快雨擂鼓。他的反應極快,會如此馳馬的唯有驛使,而驛使以此等速度疾行,必然是有軍情大事。徐安半點不敢耽擱,立即指揮車馬讓出道路。

    此等情況誰若是躲閃不及被撞死、撞傷了,自認倒黴都是走運。不走運的或還要被治個耽誤傳報的罪名。

    車隊剛剛閃避路邊,驛使便疾馳而至,挾卷著飛揚的塵土,旋風般衝入城門。甫入城門便揚高嗓門報喊國喪,“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太宗陛下駕崩。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太宗陛下駕崩......”

    原本喧鬧的城門口安靜了下來,隻餘那驛使的報喊愈來愈遠著。進城、出城的眾人停駐腳步麵麵相覷,不知是在疑心自己的聽力,還是在思索下一步的反應。

    馬車中,雲晏晏小聲的感歎:“驛使就是驛使,速度可真快。”

    玉露同樣小小聲的道:“就是,咱們離開長安時,聖人還活著呢。”

    玉蝶手腳麻利的拽下雲晏晏那條石榴紅的披帛,換了條素白的。玉露也反應了過來,將雲晏晏頭上的飾物摘了,換上一隻嵌白珠的小銀梳背。

    待主仆三個七手八腳的換好了素衣,下了馬車,城門口乃至城內仍還是一片安靜。

    此地的夏日倒是比長安宜人些,沒有過多的悶熱感,正午的風也是幹幹爽爽的,微帶著熱浪,送來飯菜的香氣。

    雲晏晏抽鼻子一聞。嗯,是燉豆腐的香氣。

    趙、陶兩位管事久久不見雲晏晏有動作,便齊齊的向自己婆姨使起眼色。想來是小娘子年幼,見周圍百姓不曾動作,便以為此地風俗不同。

    遼東這塊地方自北燕時被高句麗占去,直到貞觀十九太宗陛下禦駕親征,才收回了遼東、白岩等十城,恢複州縣建置。平縣便是那時所複設。數來至今不過三四年時間,此地百姓不知所措也是正常,小娘子實不需要受他們影響。

    天子駕崩,舉國縞素。國法如此。這壓根兒不是風俗的問題。莫說腳下的土地是大唐的土地,便是如今他們身在異域,聞聽到陛下駕崩,身為大唐子民也要陳淚以哀。

    這些兩位主事媽媽也是明白的,並不需要兩位管事使眼色提醒。她們早就向自家小娘子使起眼色了,隻是她們家小娘子......貌似是在走神。

    至於小娘子是不是年紀小臉皮薄,故而遲遲不動作這種情況,兩位主事媽媽直接就給排除了。

    哪怕長安城裏無數道坊牆都一同薄了,她們家小娘子的臉皮也不會薄的。

    兩位主事媽媽很是著急,恨不能以身當先,提示小娘子。可她們身為奴仆,主人尚且沒動,她們也不好動。

    趙錢氏隻好伸出一根手指頭,暗暗的戳了戳玉露的後腰。玉露轉頭便見到幹娘那使勁兒劃拉著的黑眼仁,當下會了意。她上前兩步,不著痕跡的拉了拉雲晏晏的披帛。

    雲晏晏終於從燉豆腐的香氣中回了神,想起身為大唐子民此刻應有的表示。周圍人沒有反應,但這不會影響到雲晏晏。她施施然的拉起披帛的一角掩在臉上,深吸一口氣,待要出聲又頓住了,回頭向玉蝶無聲的問:“長安在哪個方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