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74頁(1/2)

作者:蔣勝男字數:4040更新時間:2023-11-20 11:16:13

    隻是吐蕃六穀部曆年來四分五裂,積弱已久,旁邊卻是在大宋和大遼紛爭之間漸漸崛起的黨項部。黨項西平王趙德明之子元昊,年紀雖輕,卻是野心猶強爺勝祖,對吐蕃也早存侵吞之心。唃廝囉為求自保,於是率眾遠赴大宋,自請歸附。

    這真是太後的長寧節絕好的賀禮,黨項趙德明雖然已經棄遼歸宋,但是實力仍在不斷壯大。吐蕃來歸,正是對黨項趙德明最大的牽製。

    太後下旨,許吐蕃唃廝囉每歲來貢,納入大宋保護之下。至此,西北至黨項、吐蕃、北至遼國、東北至高麗等國、東南至琉球等國、南至安南等國、西南至大理等國,均已經邦交安定,歲歲朝賀。

    朝賀完畢,禮樂齊奏。太後退出崇政殿,回到內宮崇徽殿。此時,鄧國與隨國兩位大長公主率皇室諸公主、郡主、縣主等,楚王妃李氏率諸府王妃、王曾夫人率各命婦也依次上前朝賀。

    內外朝賀完畢,太後下旨開宴。此時內宮外宮,設了上千桌酒宴,大宴群臣。此中熱鬧,一時也不及盡說。

    時已近晚。長寧節與上元節相近,上元節又是京中最大的節日,因此早有旨意,今年原定在上元節的花燈,都改在長寧節時盛放。

    華燈初上時,太後帶著官家,率百官和各國使節,登上宣德門的城樓,欣賞著汴京城的花燈。

    那些各國使節,隻登上宣德門城樓,便覺得眼前一亮,頓時瑤台仙境出現麵前,禁不住發出此起彼伏的讚歎之聲。

    整個汴京城的繁華出現在眼前,流光溢彩,華光滿目。在宣德門上居高臨下一眼望去,可以全部清楚地看到搭製在宣德門外以及寬約兩百步的禦街兩邊幾十座鼇山燈樓。

    禦街上的燈匯成了海洋,不但鼇山燈樓上有著龍鳳呈祥,百鳥百獸等各式花燈,更是整個汴京城的百姓,也投入了這場繁華之中。各家各戶門前樓上,手提杆撐,都是各式各樣的花燈。

    又有可以升空的孔明燈,又有可以變幻不已的走馬燈,又有高達數丈的百層類,又有可以整隊人舞動的龍燈。尤其以鼇山燈樓上的龍鳳等巨燈,其口、眼、耳、鼻、鱗甲、羽翼之間皆嵌著大大小小的燈盞,或盤或翔,皆昂首向天,有飛升之勢,又有各式組燈字燈,有成組的天下太平燈、普天同慶燈,有單獨的“福”字燈,“壽”字燈、“喜”字燈、長方勝燈、梅花燈,海棠燈,有製作繁複的孔雀燈、獅子燈,有的大至數丈方圓,有的小到可以袖珍。仿佛是天上人間諸景諸象,都被複製在滿城花燈中了。

    此時太後和百官所站的宣德門樓,自然掛的是全城最華麗貴重的花燈,中間掛的那一對琉璃燈更是那價值連城,據說是用瑪瑙和紫石英搗成粉屑,煮成糊狀,再加上香料,反複捏合而成,這兩盞琉璃燈掛在瓊樓玉宇的最高處,晶瑩透明,宛如平空升起兩輪人造的明月。用金銀珠玉串成的流蘇墜穗,也掛在宣德樓的四角,微風一過,敲金振玉,仿佛從天上蕊珠宮闕飄來一闋闋仙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