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2章 回到三水村(1/2)

作者:任國成字數:4644更新時間:2020-04-27 08:56:34

    次日上午,襄陽城西漢水碼頭,兩艘大船停在江岸旁。

    船是雇傭的運貨江船,跑一趟唐子渡來回也就一日夜時間,每艘花費卻要一千錢之多。一千五百石黍米和一千餘石擔麥子已經裝上,壓得船板幾乎和河麵齊平。

    (三千石黍米,賣掉了數百石用來購買各種物資,又換下一千石麥種,就隻剩下一千五百石了。)

    徐庶和崔州平帶來了十三個遊俠,鄧屠也帶了四個健壯男隸,再加上三水村二十餘人,總人數達四十餘人。

    當然,這些遊俠可不是免費幫忙,他們沒有那麽閑,哪怕有徐庶的關係,每個人也需要付五百錢的傭金,畢竟人家就指著這行吃飯。

    這些遊俠都帶著武器,戰鬥力遠比那些黃巾賊要強,有了他們加入,安全性大大增加。

    不過張淼仍然很謹慎,為了防範賊人從水上進攻,通過鄧舍的關係,買了足足二十副弓箭,雖然多是一石弓,對付沒有盔甲的賊人卻是沒有問題。三水村的少年,大部分跟隨張瑾學過射術,隻不過精通的不多,要想射術精湛必須經過長年累月的訓練。

    這也是數日前來襄陽遇襲的時候,襲擊的賊人並沒有弓箭手的原因。賊人大都是流民組成,會射箭的本來就少。而當時若是賊人有幾副弓箭,三水村必然會有很大傷亡。

    因為張瑾的原因,三水村雖然也沒有幾副弓,但是很多村人開弓射箭還是會的,隻是沒有準頭。張淼花大價錢買這麽多弓的原因,是用齊射彌補準頭的不足。一大片羽箭射出,便是沒有準頭也能射中幾支。不過這樣做代價也不少,二十副普通的一石弓加上四十壺羽箭,足足花了百十石黍米!

    為了防範賊人的弓箭減少村人傷亡,張淼又讓人弄了四十來塊厚木板,充作盾牌。到時豎在船上,賊人便是有弓箭手也休想得逞。

    而為了防範賊人靠著人多從船上跳幫進攻,張淼又花錢買了幾十根數丈長的竹竿,一頭削尖當做竹矛,用以抵擋來自船上的進攻。

    “這樣的裝備,便是有數百賊人,想攻下船隻也是很難。”看了張淼的準備後,徐庶嘖嘖讚道。

    張淼歎道:“為了減少村人傷亡,也隻能盡可能的準備充分一些。”

    糧食早就裝上了船,采買的其他物資也陸續運到船上。中午時分,兩艘大船終於揚帆起航,緩緩離開了襄陽。

    崔州平有些暈船,躲在了船艙中休息。張淼和徐庶站在船頭,看著濤濤江水隨意聊著。

    “襄陽和樊城夾漢水而立,襄陽城高大堅固包著城磚,樊城卻是低矮土城搖搖欲墜。若是敵人從北麵進攻,以樊城低矮的城牆如何能夠擋住?守襄陽必守樊城,劉表連這樣的道理都不懂。”

    徐庶又化身憤青,指著江北的樊城道。

    張淼笑著附和道:“元直兄所言甚是,看來州牧他根本沒有向北的打算,隻想著在襄陽享受榮華富貴。”

    徐庶繼續道:“襄陽背靠硯山北臨漢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而襄陽又位於南陽盆地南部,從襄陽向西溯漢水可至漢中,向西北過武關可到關中,向北經宛城魯陽可達洛陽,向東過葉縣可至許都中原。劉表占據荊襄,完全可以以襄陽為根基,征伐下,但他卻在襄陽十餘年,毫無寸功,簡直可歎可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