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0回 徐庶用計巧借箭(1/2)

作者:楚人十八子字數:5282更新時間:2023-12-07 10:35:03

    公園208年11月12日的淩晨,大霧彌漫長江兩岸,蘇飛的水軍靜悄悄地一艘艘靠岸,劉備的幾萬大軍整齊地在江岸碼頭等待登船。劉備披上了戰袍,腰佩三尺六寸的神龜寶劍,內穿天蠶衣,頭頂防風帽,胯下一匹烏騅馬,隨隊出征,徐庶緊隨劉備而行,也是一身戎裝,在火把的引導下,踏上跳板登上了蘇飛的指揮艦。

    初冬的寒風卷著浪花打在船舷上,搖擺的甲板讓劉備站立不穩,踉蹌幾步,蘇飛趕緊令人攙扶劉備進倉坐下休息。整個碼頭一隊隊的人馬,井然有序,悄無聲息依次登船,百餘隻大船有條不紊地駛入碼頭,載滿將士又慢慢駛出碼頭。

    蘇飛的指揮艦也駛出了碼頭,劉備適應了一下也能在甲板上走動了,船行的不算快,因為是逆風行駛,也沒撐起風帆。大霧彌漫,一眼望不到岸。風雖寒,有天蠶內衣在身,便不覺寒冷。天蠶內衣乃江南蠶絲與黃麻編織而成,利用低溫烘烤,同時加入碳粉及花粉,經過三天的精工細磨而成,質地柔軟,散發暗暗淡香,除了保暖的功能外,因其有很強的彈性和韌性,兼有防護身體的作用,而且對火也有一定的抵禦作用。由於江南蠶絲短缺,劉備軍中隻能提供給將官使用,要想作為製式裝備,人手一件,起碼得經曆十數年的積攢,才能提供一萬件的蠶絲。

    船雖然速度不快,由於水軍熟悉航道,行船有方,戰船平穩地抵達了北岸。

    部隊的登陸靜悄悄地進行著,劉備離開了蘇飛的指揮艦,與擔任護衛的趙雲、甘寧在一起行動,徐庶領著李孟、李達、於禁一同往曹安民的軍營摸去。關羽、魏平兩路伏兵,也在進入指定的位置。

    劉備領著趙雲、甘寧來到離曹營還有五裏多的地方,命令下馬待令,不許弄出大的聲響,徐庶率領的草車隊繼續前行。

    徐庶率領草車隊摸到曹軍營地附近,朦朦朧朧地能看到箭樓。徐庶下令擂鼓,李孟、李達和於禁率領部下驅車緩行。曹營裏也已發現情況,大霧彌漫,不知來了多少部隊,躲在箭樓的曹兵不敢出來,居高臨下發射弓箭拒敵。

    結局正如劉備所料想的那樣,曹安民的部隊以弓箭手為主,不敢出來。徐庶的戰鼓擂得震天響,直至霧散天明,曹安民都沒有出擊,隻是施放狼煙待援。

    目的達到了,徐庶下令收兵。第一隊李達先撤,第二隊李孟緊跟,最後撤下來的是於禁。徐庶嚴密監視曹軍動態,直至三隊人馬全部撤離,也未見曹兵有異動,徐庶在白耳精兵的護衛下最後撤離。

    劉備見到滿載而歸的草車隊,囑咐趙雲、甘寧二將殿後,劉備與徐庶的草車隊回到江邊,順利登船,在蘇飛的指揮艦上,劉備下令旗號兵給關羽、魏平兩路伏兵發送撤離命令,關羽、魏平接到劉備的退兵信號,井然有序地退回了江夏。

    回到江夏,清點所獲,箭十萬三千零二十六支,劉備立即令人打包十萬支箭裝船,讓蘇飛帶回柴桑等魯肅來取。

    在江夏,劉備召開了總結大會,文武聚集議事廳,劉備對此次軍事行動很是滿意,對江夏的練兵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給練兵科高度的評價。劉備在總結時說:“此次軍事演習,檢驗了各路部隊的軍事素養,以及各軍兵種的協調作戰能力,吾軍服從命令聽指揮的自覺性大大提高。吾確信,這是一支能打大戰、硬仗的、無堅不摧的軍隊。”

    徐庶對各支部隊的表現進行了點評,並對柴桑水軍給予高度的讚揚,徐庶指出:“柴桑水軍調度有序,在湍急的江麵上,能見度極低的情況下,能夠有這樣優良的表現,沒有發生一起碰撞事故,沒有走失走散一艘船隻,這與柴桑水軍平時的訓練是分不開的,這與柴桑水軍的軍事素養是分不開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