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27.不是冤家不聚頭(2/2)

作者:郭慧學字數:5798更新時間:2018-12-15 12:03:19

    長喜走了。滿囤心裏暗暗叫苦,聲兒不敢言,他想,這秀花真讓人琢磨不透,不知道搭錯哪根筋了,讓少奶奶一家住進來,這往後可有好戲看了。

    當晚後半夜,滿囤被一陣急促的鑼聲驚醒了。一骨碌爬起來,見外麵天還沒亮,穿上衣服來到了外屋,秀花披著褂子正好從對麵屋出來,兩隻手拽著衣襟,也要往外走。

    “八成是大堤開口子了,沒事兒的,你在家看著孩子吧,我去瞅瞅。”

    “當心點兒!”秀花叮囑了一句,說得滿囤心裏熱乎乎的。

    來到當院兒,秀媛衣著齊整地也出來了,問滿囤出啥事兒了,“我估摸著是大堤上有事兒,您放心,水再大也淹不到這兒,回屋踏踏實實地睡覺吧!”滿囤說完,抄起鐵木鍁出去了。

    發水鳴鑼,是從老輩兒傳下來的慣例。每年到這個季節,村裏都會派人晝夜巡查大堤,一有情況鳴鑼通知村裏。聽到鑼聲,不管黑夜白天,人們都會趕緊起來,撂下手裏的活兒,迅速趕往大堤救險,沒人動員,沒有報酬,人們都毫不遲疑,義無反顧,既是為了他人,更是為了自己。大街上人不多,慌裏慌張地都奔村東頭兒,那兒離大堤最近,隻有二三裏地。村口聚集了三四十人,滿囤擠過去,見去大堤的路已經淹沒了,有人試探著前行,水有沒膝蓋深。

    滿囤脫下鞋子別在腰間,扛著鍁趟水去往大堤,後麵陸續又有十來個人跟著下了水。快到大堤的時候,天已經蒙蒙亮了。大堤上密密麻麻站滿了人,卻顯得有些安靜,沒有以往潰壩決口時的喧囂與忙亂,人們仿佛都在看,沒有搶險堵決口的行動。滿囤來到近前,站在外邊的都是本村和鄰村的人,再往裏走,是清一色穿軍裝的,有十幾二十個,兩個背槍的站在外邊,不讓人靠近。

    長喜站在人群的最裏邊,臉色疲憊,看得出忙了一宿。滿囤湊過去問道,“多會兒開的口子?”

    “不是自個兒開的,是分洪。”長喜湊到滿囤耳邊,小聲說。

    “啥叫分洪?”滿囤不解。

    “一兩句說不清楚,這麽跟你說吧,大河裏水滿了,不想讓下遊挨淹,就得在上遊扒口子,咱們這兒就屬上遊。”長喜壓低嗓音說。

    “照你這麽說是扒的口子?”滿囤追問道。

    “小點兒聲,不是扒的,是昨個兒黑夜炸開的,分洪已有五六個鍾頭了,估計再有半天兒就差不多了。”

    “哦,怪不得昨兒個黑夜咕咚咕咚響幾聲呢,我還以為打雷,出來也沒看見鬧天兒。誒,那些人是……”

    “縣上派來的部隊,怕老百姓不讓分洪。我跟他們表了態,政府咋說咱咋辦,更何況還給救濟糧呢!”

    倆人正說著,來人找長喜,說長順隊長叫他過去,長喜走了。滿囤踮起腳尖兒,也沒看到口子多寬,隻聽見嘩嘩的流水聲,泄洪口下的莊稼被衝的東倒西歪。

    三天以後,洪水開始退去。一周後,地裏的水仍有齊腰深,而且退得很慢。時節已到了秋分,沉甸甸的高粱穗兒壓彎了秸稈兒,經過長時間浸泡,如果遇到刮風天兒成片倒伏,高粱穗兒泡水後生芽兒,喂牲口都不吃,眼瞅著到手的糧食就要泡湯了,莊稼人心急如焚。

    縣上區裏開始組織生產自救,土改工作組就地轉為救災工作組,抽調幹部下村蹲點兒指導秋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