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6章 名滿京都(1/2)

作者:蘇輕墨字數:4286更新時間:2023-12-24 15:49:09

    第136章 名滿京都

    沈清轅下意識往藺菱昭的手指上看去,她垂著袖子,兩隻小手都藏在袖子裏麵,看不到她有沒有受傷。

    沈清轅把香囊收進懷裏,微微一笑,“多謝五公主殿下。”

    藺菱昭見他不管難不難看都把香囊收了起來,心底一陣雀躍,差點高興地跳了起來。

    大殿之中,昭明帝的說話聲拉回了沈清轅的思緒,他調整好情緒,目光從腰間的香囊上移開,朝昭明帝拱手一笑。

    “聖上所言甚是,曆來成大事者,無不講究誠信,誠信守義,天下歸心。人生何而為明?何而為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沈清轅頓了頓,又道:“父親常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所以微臣今日作了這篇《賢明賦》,是以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如星辰之行。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聽了他的回答,昭明帝滿意地點了點頭。

    他方才問沈清轅為何要做《賢明賦》,原來他是為了毋我。

    洋洋灑灑千章字,倒是說盡了他對天聖海晏河清的期盼。

    接著,昭明帝又看向作詩的王敬邑與謝元君,分別問道:“敬邑此詩,應做何解?”

    王敬邑恭恭敬敬地站起身,笑著回:“聖上的試題是,論至德者不合於俗,成大功者不謀於眾,微臣的感悟便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昭明帝略略思索了片刻,目光移到那如老僧坐定般的謝元君身上,眼底多了幾分讚賞之意。

    “元君這詩,讓朕刮目相看,不過你這首七言絕句的最後一句,又當如何解釋?”

    謝元君先行了一禮,然後慢慢騰騰地回:“微臣當時想到了一句話。”

    “什麽話?”

    “蘭生幽穀,不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義,不為莫知而止休。所以微臣寫了一首七言絕句,便是想說,蘭花、船舲、君子就代表德者、功者、臣者。”

    等謝元君說完,已經過去了一刻,昭明帝倒是很有耐心,又問了其他三人,最後讓玄公公把他們的所作攤在紫檀木的桌案上,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最後定下了今年殿試的狀元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