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章:格局在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426更新時間:2020-05-11 04:08:30

    盟軍士兵沮喪的放下武器,以排為單位向黨衛軍前線部隊投降。他們絕對有沮喪的理由,按照一個兵兵所講的那樣,不是士兵們不敢戰鬥,而是高層沒有創造平等的條件去讓他們戰勝德軍。

    羅斯上將於5月8日下午點正式在投降書上簽字,對於他和敦科爾克幸存下來的1萬盟軍士兵來,他們的戰爭結束了,毫無疑義的結束了。

    中立國的軍事評論家對於這場戰爭的評論是,一場華麗開始卻又平淡結尾的戰役。許多軍事評論家在廣播裏大談自己的看法,當然,按照他們的術語,應該通稱為:過程分析與未來展望。

    中立國的軍事評論家有理由相信,法國政府當局失去北部四十餘萬軍隊,未來的抵抗事業必將變得舉步艱辛。更加糟糕的是,德國防軍為了策應北部的軍事行動,德集團軍群所部也對馬奇諾展開了進攻,士氣低落的守軍很快就丟失了前沿陣的,多處要塞被德軍占領。位於比利時的黨衛軍第二集團軍也轉向南下,穿越盧森堡從側翼進攻馬奇諾防線的局部的區。

    在這場戰役中,黨衛軍給世界發出了一個可怕的信號,他們作戰頑強,不怕犧牲,基層軍官對於能夠戰死沙場的渴望甚至讓還未參戰的中立國感到畏懼。軍官不怕死,基層士兵的奉獻精神可想而知是多麽的恐怖,沒有人想麵對一支精神狂熱的軍隊。

    敦科爾克戰役結束之後,世界各國害怕的發現,原來德意誌第三帝國擁有架構龐大的黨衛軍部隊。一些軍事預測專家甚至用擔憂的口吻在國內宣稱,如果40萬黨衛軍皆有那樣的戰鬥力,世界極有可能成為德意誌第三帝國的世界!

    中立國的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首先做出政策轉向的瑞士很是胸悶的宣布,他們將永久保持中立,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都可以和瑞士做生意。會做出這樣的政策調整絕非偶然,隨著戰事的發展,法國的斯特拉斯堡被黨衛軍第二集團軍占領。聖迪耶、貝爾福等靠近瑞士的的區全部被德意誌集團軍群占領,瑞士的下方是意大利的領土,而現在意大利正和德意誌展開結盟會談。很是突然的,瑞士的政府當局發現自己快被軸心國完全包圍了!

    也就是在今年的5月,慕尼黑國社黨的區總部發出一道公開的議令,決議吸收瑞士國籍的公民(含在瑞士的日耳曼人)成為國社黨員,並向瑞士派遣了高達000人的黨務工作人員,在瑞士國內開設國社黨的的區總部。

    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也就是,德意誌國家社會主義黨要向外進行政治擴慕尼黑的國社黨的區總部發出這一信號時,瑞士國內的親德份子隨即響應。多數瑞士國會議員紛紛向外宣稱,他們已經加入國社黨,間接導致瑞士國內政局出現動蕩。而似乎,瑞士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需要進行所謂的內部協商,留給瑞士的隻有兩個選擇:被吞並或者組建一個新的、傾向於德國的政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