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四章:瓦爾特馮布勞希(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0702更新時間:2020-05-11 04:08:36

    第三帝國的清洗進行了五終於結束了,此次清洗範圍之大勝於194年的水晶之夜,清洗過程中,蓋世太保總捕獲涉嫌叛國的嫌疑犯多大一萬兩千多人,這些人來自各個行業,被捕的人被關進臨近的集中營,少數在逃跑過程中被擊斃。

    清洗行動間接改變了第三帝國的權力構造,一些位置被空了出來,隨即馬上被徐陽的人補上。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清洗過程中,第三帝國除了少部份機構外,其它機構並沒有因為清洗行動而癱瘓,甚至是清洗行動過後,各個行政部門的效率突然變得高效起來。

    一些身在其位,而不做事,隻知道貪婪的盜取國家財產的蛀蟲被鏟除了。換上年輕富有奮鬥*,又對國家充滿熱愛的人接替,行政部門的效率當然會變快。新的血液補充進國家政體運動機器中,充當潤滑油,他們年輕無所畏懼,敢於打破任何古老的傳承。新的、富有活力的年輕人帶著滿腔熱血走上了屬於自己的舞台,他們在努力,也必然會有回報!

    國防軍在這次清洗行動扮演的角色讓人覺得壓抑,在部份將領的授意下,駐紮在第三帝國國內的二線部隊是先反抗,然後是抵觸,演變成無動於衷。

    是什麽讓國防軍做出這樣的決議?這裏原本是比利時的首都,比利時淪陷之後,布魯塞爾變成了德占領區政府的首府。

    由於一些無奈的原因,布勞希奇暫時把前線總參謀部設立在布魯塞爾。但是他絕對喜歡布魯塞爾,這裏的建築物和第三帝國國內的建築一樣,也是一棟棟哥特式的建築,這讓很多征戰在外的軍人有一種家鄉的感覺。

    隨著戰爭越拖越長,很多從前線退下來的傷兵也選擇布魯塞爾作為修養理想的,原因是布魯塞爾氣候宜人,且比利時淪陷得太快,作為首都。布魯塞爾並沒有被戰火蹂躪,它的風景依然優美。

    布魯塞爾市區略呈五角形,名勝古跡甚多,是歐洲哥特式建築物保存得比較完整的行政區之一。城區分為上城和下城,上城依坡而建,是主要的行政區,主要名勝有路易十六式建築風格的王宮、皇家廣場、埃格蒙宮、參眾兩院所在的國家宮、皇家圖書館以及一些藝術博物館。

    布勞希奇把總參謀部設立在行政區正中央的王宮,從上俯視而下。可以看見市中心的大廣場周圍的中古世紀哥特式建築,正對麵是原比利時的市政廳,現今的德占領區政府辦公大樓。附近還有一些曆史博物館。以及提供人們閑暇時打發時間德鵝咖啡館。發祥的金融街劇場也是一些比較有特殊意義的景點之一。

    布勞希奇站的是一個好位置,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晰的看見東麵的各條街區,還有遠處那些被修繕得十分漂亮的坡的草棚。布勞希奇喜歡在閑暇時捧著一杯咖啡,從高處看著下麵的人群,此時他就在觀看街道上的德意誌士兵在閑逛。

    比利時似乎已經承認戰敗的事實?

    生活在布魯塞爾的比利時人原本擔心首都淪陷後,德軍會展開報複,他們曾經擔驚受怕的認為。一旦德軍開進布魯塞爾,就會大肆抓捕平民,又或是哄搶一切值錢的東西。

    是的,比利時人從來都相信日耳曼人是一群窮的連飯都吃不飽的人,正是因為貧窮,所以日耳曼人才那麽喜歡打仗,比利時人相信英國人的宣傳,他們堅信日耳曼人非常野蠻。至少在一戰時,入侵至比利時境內的日耳曼人的確很野蠻。塹壕戰術把比利時挖得千瘡百孔。

    比利時人承認戰敗的事實。但這並不代表比利時人接受他們已經戰敗了。德軍開進布魯塞爾時,比利時人沒有反抗。他們隻是站在路旁用仇視的眼神打量德軍,在心裏咒罵這群入侵者下的獄,然後又一方麵為自己未來的生存擔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