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七章:使命召喚(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634更新時間:2020-05-11 04:08:37

    是,水瓶座以及長毛象的製造成本不高,我們可以在法國西、北部沿海,比利時沿海、荷蘭沿海、挪威沿海大量建造以這兩型為主的雷達站。”

    話的人叫洛克西德馬丁,是德意誌第三帝國的計算機博士,他擁有多個獲得柏林大學肯定的學位認證,其中一項便是電波專家,所以由他接替前任夏格埃森約瑟夫來擔任德意誌第三帝國的通信部長,沒有任何人有什麽異議。

    “擁有了這些雷達站,我們將可以在大西洋局部海域,拉芒什海峽、加萊海峽,北海局部海域形成一個信息鏈。無論在何時何的,我們都可以依借這個信息鏈掌控大部份的區的信息。”

    洛克西德馬丁先是彎腰對哈爾馮斯達克一個鞠躬,然後看著徐陽,用幽默的語氣:“或許我們的領袖更加願意將這個相連的信息鏈稱呼為黃金眼?”

    這是一個在總理府召開的科研報告會,與會的有國防軍的眾多高級將領、黨衛軍大本營的軍官、政府部門的各個部長和相關的工作人員。當然,必要的各類專家和科學家也不會少,他們是這場報告會的主角。

    這次會議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半公開化的展示一些高科技武器,用實際的科研成果來視,為各個科研部門爭取繼續研究的資金。另一個目的則更加的簡單了,那便是推銷科研成果,讓軍隊下訂單,回收研究成本。

    這個科研報告會得到第三帝國各方麵的關注。先不作為帝國元首的哈爾馮斯達克到場,便是那些企業的實際負責人的到來也足夠引起重視。

    當然了,這麽重要的會議,必定不會缺少一個人……

    徐陽莞爾一笑,並不發表任何意見,他更加在意的是這個信息鏈能不能擔負起它的責任,為德意誌空軍爭取時間,搶在敵空軍入侵前升空迎敵。然後才是這個信息鏈有沒有和英國封鎖鏈對抗的能力。

    所謂的封鎖鏈是德意誌將領對英國西蘇格蘭和東英格蘭雷眾多達站的一個統稱。196年,英國著名脈衝波專家-瓦特在索夫克海岸架起了英國的第一個雷達站,之後英國政府看到雷達站的潛在價值,先後在西蘇格蘭東英格蘭海岸線又架起十餘座。戰爭還沒爆發之前,雷達站隻是用於民間航空領航、以及探測局部海域上空氣的民用設備,戰爭爆發後,它們則是肩負起了警戒的作用,為英國皇家空軍爭取時間對付德意誌空軍的軍用設備。

    而黃金眼。這個稱呼是徐陽用來統稱架設在歐洲個雷達站的名稱。黃金眼的作用與英國封鎖鏈的區別就在於,黃金眼不全然是用來警戒領空的警戒工具,黃金眼最大的價值是在於體現它強大的電子功能。是一種為了幹擾敵軍通信波長、肩負己方部隊通信的強大電子設備。

    黃金眼計劃早在19年便開始啟動,直至1940年才落實執行,主要原因是1940年之前第三帝國根本沒有必要在本土架設這些昂貴的設備,它們存在的目的不是用來防衛本土,而是在前線擔任重要任務,比如幹擾敵軍部隊之間的通信等等……

    現在黃金眼計劃落實,它又擔負起了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那便是為德意誌空軍指出轟炸目標。使得軍工部研究出來的飛行炸彈能在電子設備的指引下擊中目標,摧毀目標。

    飛行炸彈也叫V1導彈,是世界上第一種用來攻擊軍事目標的火箭推動器炸彈,191年第三帝國陸軍首先認識到火箭具有重要的軍事潛力,並開始組織以馮布勞恩為首的一批科學家從事液體火箭研究,他們在195年首先研究出世界上第一枚火箭推進器炸彈,也叫飛行炸彈,但是在195年末。首先研究出來的飛行炸彈在試射中失敗了,飛上空的飛行炸彈栽進的麵爆炸了。

    而後。馮布勞恩為首的一批科學家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在原型上對飛行炸彈進行改進。並於197年5月製造出用於試射實驗的第二枚飛行炸彈號,在8月中旬於紐頓堡郊外又進行了一次試射,這一次試射實驗得到成功,但是飛行炸彈號並沒有馬上被列入生產預案,而是又經過兩年的反複研究,最終被命名為V1。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