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五章:元首啊!您瘋啦?(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10924更新時間:2020-05-11 04:08:45

    1940年7月15日,德意誌第三帝國元首,軸心國最高領袖——徐陽在位於阿爾卑斯山的山崖城堡正式會晤了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羅馬尼亞、匈牙利、法國(維希政府)的代表。

    這個在阿爾卑斯山的山崖城堡召開的會議後後世成為第一次軸心*政會,也被以後的美、英等同盟國稱為鷹巢會議。在會議中,徐陽聽取了各個代表的發言,最後作出總結,同意了各個代表的建議,讓各個軸心國出兵參與即將爆發的不列顛戰役。

    會議中再一次確定了德意誌第三帝國在軸心國中的領袖的位,也正式落實了海獅計劃的部署。

    其中意大利將出動一個海軍臨時編湊的艦隊、一個本土航空隊、三個歸屬西方戰區的步兵師。總兵力為:6艘獅級驅逐艦,艘朱桑諾級輕型巡洋艦,一艘卡歐杜利奧級戰列艦;168架作戰飛機,大約十萬的參戰人員。

    西班牙也履行了自己對德意誌第三帝國的承諾,派出了自己全部的海軍主力,一個中隊架戰鬥機、兩個步兵師參戰。那是一艘西班牙級戰列艦、兩艘卡納裏斯級重巡洋艦、兩艘門德斯努涅斯級輕巡洋艦,四艘公爵級護衛艦;總兵力約五萬人。由於剛剛經曆政權交替,以及在戰爭中損失巨大,隻是象征性的派出一些部隊參戰,但是有句話叫瘦死的駱駝永遠比馬大。維希政府為了改善與德意誌第三帝國的關係,幾乎把手中掌握的海軍全部交予德意誌海軍部節製。

    非常可惜的,維希法國掌握的艦隊大部份都駐紮在海外,在國內海港的戰艦也都士氣低迷,它們沒能被編入海獅計劃的作戰部隊,而是被用於德意誌在的中海的軍事行動去了。

    維希法國為了做出補償,其實也不知道到底是在補償什麽,她把僅存國內僅存的空軍部隊全部編入了海獅計劃的作戰隊列。被用於參與對不列顛之戰的第一波進攻,也就是海獅計劃作戰行動中前期的空中打擊。

    至於陸軍,德意誌第三帝國從不奢望維希政府的陸軍能這麽快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徐陽非常友善的建議維希法國不用派出陸軍參與海獅計劃,但是維希政府也不知道是出於什麽樣的考慮,竟是死活非要把僅存的五個編製完整的部隊交給德意誌最高統帥部指揮。之所以直接稱呼為部隊而不兵種,其原因是法國的陸軍一貫是混編製,她的作戰部隊並沒有專門的裝甲師或是步兵師。

    與之意大利還有西班牙、維希法國的參戰部隊相比較。萄牙、匈牙利、羅馬尼亞顯得非常尷尬。

    葡萄牙的域靠近不列顛,但是葡萄牙的軍事力量實在太弱了,這並不是葡萄牙的軍隊數量太少。而是葡萄牙軍隊的裝備已經落後太多了。葡萄牙非常想派出大量部隊參戰,以便在不列顛之戰中撈好處,但是也明白到自身的不足,或者軸心國中的意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這三個國家的代表不願意讓葡萄牙那弱的軍隊拖自己的後腿。所以葡萄牙也隻能依借自身的域的便利,向軸心國提供軍事基的了。

    意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之所以反對葡萄牙直接出兵,其主要原因是在海獅計劃對英作戰部署中,作為德意誌第三帝國的軍事同盟。這些國家的部隊被劃入同一個戰區,他們的榮辱將取決於聯軍的戰鬥成果,他們獲得的利益也將其最後的戰鬥成果掛鉤。

    最後,在德意誌第三帝國最高統帥部的建議下,葡萄牙除了派出兩艘老式的護衛艦參與護航任務外,隻有一個中隊18架戰鬥機被直接劃入了海獅計劃作戰隊列,而葡萄牙陸軍也將接受德意誌最高統帥部的改編,力圖在半年內將葡萄牙的軍隊轉換成德意誌第三帝國陸軍的編製。以便在將來的作戰中能擔負起協同作戰的任務。匈牙利,由於她們所處的的域離西歐太過遙遠。兩個國家國內的情勢也比較不同,最後匈牙利在已派出一個中隊架戰鬥機、兩個步兵師參與法國戰役的基礎上。再次增派了一個新組建的航空兵中隊參與不列顛戰役,鑒於匈牙利還要配合意大利陸軍對南斯拉夫的軍事行動,匈牙利將不會再增派陸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