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五章:臨時機製(中)(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654更新時間:2020-05-11 04:09:14

    蘭果沒有出現錯誤的話。德意誌第二帝國與蘇維埃加需,三:是步進入戰爭狀態,然後日本偷襲美國的珍珠港才將美國拉入大戰。德意誌第三帝國早就有進攻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想法,並且一度即將發動攻勢,可是因為不列顛戰役的因素被一再推遲。

    曆史已經變了個樣子,軌跡被改變的結果就是德意誌第三帝國登陸英倫,而不是在沒有解決英國的情況下,選擇性遺忘後麵有條“尾巴”貿然去進攻蘇維埃加盟共和國。

    日本愚蠢的偷襲不但為自己招惹到一個無法戰爭的國家,美國的參戰更是讓原本被德意誌第三帝國打得奄奄一息的盟國重新“煥發青春。”一連串的效應就是讓前期的戰果慢慢失去,最終軸心國品嚐了戰敗的苦果?

    那麽,是不是可以日本是軸心國的“災星”是日本導致了軸心國的失敗?

    現在的情況是,德意誌第三帝國和蘇維埃加盟共和國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摩擦卻沒有撕破臉,原本蘇 芬戰爭也隻是打了幾個月就互相停火,現在蘇維埃加盟共和國和芬蘭的戰爭還在繼續,而似乎兩國的戰爭因為德意誌第三帝國支持芬蘭,導致戰爭非但沒有停止的跡象反而更激烈。

    德蘇之間有《互不侵犯協議》的基礎,按照世俗的約定和規則至少在《互不侵犯條約》終止之前不會爆發戰爭。可是,戰爭本來就是破壞規則的行為,德意誌第三帝國和蘇維埃加盟共和國都十分清楚這點。或許,雙方都清楚《互不侵犯條約》隻是一道協商後的緩衝期,隻要過期了必然要爆發戰爭?

    德意誌第三帝國在東線駐紮了大量的軍隊,目前那些軍隊所采取的是防衛戒備姿態,但是誰都清楚隻要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夠從防衛姿態轉變為進攻。

    在德意誌第三帝國各階層當中,秉持敵視蘇維埃加盟共和國的觀點很有市場。這有點奇怪是麽?其實並不讓人感到驚訝。德蘇之間擁有將近十年的合作曆史,可是他們之間的芥蒂更多,除了一戰時期的敵對狀態之外,更嚴重的是威廉二世時期的一些因素,那個時候蘇維埃還是一個,起義組織,他們成功篡奪取得政權後開始向世界各地滲透,其中第一個目標就是”那啥主義”誕生的故鄉,也就是馬克思同誌的家鄉德意誌。

    如果問德意誌的老人一戰是怎麽失敗的,他們不會同意是軍隊不敵,除了威廉二世的網慢自用之外,國內的罷工和暴亂是致命的原因。試想,前線正在拚命作戰,後麵不斷有人煽動罷工和持械暴亂,這樣戰爭還能打下去嗎?

    是的,罷工和暴亂,這樣的暴力方式往往是從內部摧毀一個政權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會產生什麽影響?其實那正是他們想要的,沒有影響的話做了幹什麽?很多時候隻要達到目的就夠了,至於會有什麽不良影響,被敵國打敗、前線戰死更多的軍人、對經濟的破壞、社會的動蕩等待奪取了政權還不是他們自己了算,失敗的話什麽惡名也都無所謂了。曆史由勝利者書寫;人死後管他洪水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