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十五卷 最後總攻 第四十三章 戰後重建(1/3)

作者:閃爍字數:7304更新時間:2023-10-31 17:19:14

    在蕭鼎昆所推行的戰後新政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對所有國家提供戰後重建援助。

    相對而言,這項政策在帝國國內受到的反對也最為強烈。

    當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帝國經曆了七年的戰爭,國內環境已經非常惡劣,應該集中力量解決國內問題,將所獲得的戰爭利益轉變為實際好處,並且幫助國內經濟複蘇,而不是向其他國家,甚至是曾經的敵對國提供重建援助。

    據陳錦寬的回憶錄,當時帝國內部曾經有人想推翻蕭鼎昆的內閣政府。

    雖然沒有任何相關的證據,但是根據後來陸續解密的一些資料來看,當時帝國陸軍與帝國海軍中的一股反對力量就曾經計劃發動軍事政變,讓蕭鼎昆上台。隻是,該計劃最終因為陳錦寬與肖萬青,以及掌握著軍權的主要將領的反對而沒有變成實際行動。

    由此可見,當時國內對蕭鼎昆援助戰敗國的反對情緒有多高。

    當然,從帝國這幾百年來的曆史中,也不難找到相關的原因。

    曆史上,帝國從沒一次獲得勝利的戰爭中都獲得了巨大的好處,甚至因為戰勝後獲得的利益,而發動對外戰爭。比如,當年在歐洲地區推行殖民統治,就讓帝國商品充斥了整個歐洲市場,從而為帝國的資本家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巔峰時期,全世界八成以上的黃金與白銀都在帝國的金庫之中!

    更重要的是,戰爭的最積極推動者就是帝國的商人。

    這次,蕭鼎昆不但不設法從戰敗國撈取好處,反而要用原本應該用來支持國內建設的資金去幫助戰敗國,確實讓人很難接受。

    隻是,當時有一批同樣有著長遠目光的商人站在了蕭鼎昆那邊。

    這批商人,就是帝國在大戰之後出現的最著名的那十個金融家族的創始人,或者是奠基者(其中好幾個家族都是從傳統的商業家族轉變而來的)。

    當蕭鼎昆提出在戰後向其他國家提供重建援助的時候,這批商人就看到了巨大的利益。

    不說別的,重建援助,援助的是什麽?肯定不可能是物資,畢竟運送物資非常麻煩,且需要得到援助的國家,都要在戰後重建自己的工業體係,要確保其工廠能夠正常運轉,就不能僅僅從帝國購買物資,而應該盡量使用本國生產的物資。因此,重建援助的根本是資金上的援助,而不是物資上的援助。

    也就是說,戰後帝國需要向其他國家提供大量資金。

    表麵上,錢花出去了,帝國吃了很大的虧,可實際上卻能夠給帝國帶來巨大的好處。

    比如,援助給其他國家的肯定是帝國金元,而其他國家拿到金元之後,不可能在本國,或者是帝國以外的任何國家購買到實物,隻能從帝國購買重建所需要的物資,以及生產設備。如此一來,就直接解決了帝國國內產能過剩的問題,在收回援助出去的金元的同時,帝國國內生產出來的物資與設備就賣了出去,從而讓帝國的工廠可以開工,讓那些在戰後大量裁減下來的工人可以找到新的工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