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5章 尋找證據(1/3)

作者:運河漕幫主字數:6728更新時間:2024-01-07 15:20:51

    自從李鳳楠知道自己親生母親依然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且被趙鈺辛苦照顧了二十多年,對趙鈺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每日工作完成的盡善盡美,並且把家也搬到了萬東市醫院附近,便於下班後和早上去看望一下母親,雖然她現在依然處於昏迷狀態,但是每次李鳳楠和她聊完天,告別時候,明顯能看到儀器上顯示的她的心跳加,對此,李鳳楠堅信自己母親一定會蘇醒過來,吳梅也是每天有時間就過來看看,把這個病人當成自己親人一樣,時間又是半年,李鳳楠每天就是工作,晚上在病房裏陪陪母親,看看自己學習的書,累了陪母親講講話,講了自己的從小到大的事情,講了自己從初中畢業後的種種經曆,包括被那個周龍欺騙感情的事情,她覺得自己這件事情可能會永遠埋藏在心裏了,但是麵對自己的親生母親,她還是忍不住的說了出來,其實周龍雖然負了她,但是畢竟是她的第一任男朋友,初戀情人,在自己豆蔻年華,懵懂的青春期,這件事情使她耿耿不能忘懷,她愛這個男人,更恨這個男人,現在回想起來,依然覺得當時自己傻的可愛,周龍對她有幾分愛,她不清楚,周龍是不是純粹看她單純,想玩玩她,她至今也無法做出一個準確的判斷,總之,從此之後,她對男人有了一絲絲戒心,對於自己喜歡的男人有了一些自卑,這個心結,她永遠不能解開。

    張怡、吳山包括劉豔和小花,聽說了李鳳楠找到了自己親生母親,也替她開心,紛紛過來探視,張建軍夫婦聽說楊柳還在世,也多次過來探視,頓時這個病房、這個病人一下子成為了熱點,醫院裏不管是醫生、護士和病人,大家都在閑暇時候討論著這個病房,猜想著發生在這個人身上的悲慘故事。趙鈺、張建軍夫婦也經過多方的采訪和調查,取得了不少當事人的回憶記錄,每次趙鈺看到這些錄像,她都深深沉思著,仿佛回到了那個在林場的年代。趙鈺把自己掌握的證據,拷貝了一份給李鳳楠,李鳳楠為了方便起見,自己也買了一台筆記本,雖然花掉了自己兩個月的工資,害的自己省吃儉用的,但是確實給自己工作和學習帶來了便利,抽空也看看趙鈺收集到的證據。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中國出現了極其嚴重的“三年自然災害”,農業大麵積減產、絕產,再加上“大躍進”的瞎折騰,全國各地都麵臨著吃不飽飯的問題,特別是貧困的農村地區,餓死的人不計其數。當然因物資匱乏,各個縣城、市裏的非農業人口的日子也好不到哪去,小的縣城勉強能飽肚子而已,但是像商南市這樣地地區行署所在地的大城市甚至連肚子都填不飽。時間到了1968年,一部分高中、初中畢業,也麵臨大多數人在城裏找不到就業崗位,麵對城市供養不起這麽多人口和沒有這麽多工作崗位的雙重窘態,這樣一大群年輕力壯的青年,若在城市裏無業流浪,那意味著什麽,那就意味著不穩定,就像埋下炸彈,不知道什麽時候會爆炸。正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毛主席發出了“知識青年到農村去”的號召,說“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當時楊柳、趙鈺他們這群年輕人,是新中國成立後出生的第一代人,他們伴隨著新中國長大,在黨和政府的教育下,他們滿腦子都是“建設新中國”、“學習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將青春奉獻給偉大祖國”的偉大理想和信念,他們正是風華正茂、意氣風發、鬥誌昂揚、無所畏懼、無私奉獻、敢叫日月換新天的一代青年人。所以,他們以無上的激情,響應毛主席的召喚,義無反顧地離開城市,走向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去鍛煉自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