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5章 山村曆史(2/3)

作者:運河漕幫主字數:8402更新時間:2024-01-07 15:20:55

    說著無心,聽著有意,通過幾天的了解,李鳳楠大致梳理了這個村莊的曆史脈絡,他們這個村莊建於明末清初,當時周姓祖先為了避難,逃入深山之中,至今傳至第十四代了,後與周邊村莊通婚,慢慢的形成如今的村莊規模,至於周姓祖先姓名,他們也是一知半解,隻知道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再向前,便無考證。不過隨著有一次村裏宗族翻修祖先宗祠,從地下挖出一塊墓碑,上麵記載了一個周太保遇吉忠武碑,當時村民大多沒有太多文化,大家似乎對於這塊墓碑也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還以為是當時修建陵墓時刻在這裏的工匠名字,但是聽祖輩們講,當時他們周姓先祖在這裏曾經遇到過一次大的災難,整村差點被毀,至於什麽原因大家也不清楚,有些人甚至不太願意談起。

    周十六的屍檢報告依然未出來,他們多次去催促縣公安局,給出的答複是縣局檢測條件有限,儀器設備達不到,於是被送往省城做進一步檢查,需要時間會比較長,讓他們耐心等待,並再次強調他們隻能等待而不能離開,隨著在村裏待的時間加長,慢慢的大家對於山村之中枯燥乏味的生活沒有了新鮮感,每天窩在家裏除了吃喝、打牌之外,便是倒頭就睡,但是李鳳楠則是每天興致勃勃的在村裏轉悠,本來她就是生於山村,並長於山村,這裏環境對於她來說,就是一種回憶,自然別有一番感情,所以村裏長輩她都拜訪了一遍,主要是聽他們講講故事,但是她慢慢發現,村裏有一個老人,年歲近百,身體還算硬朗,但是每次大夥聚在一起聊天的時候,白發飄飄的老人聽了幾句便轉身就走,大家也沒當成一回事,但是心細的李鳳楠總是覺得這個老人應該是知道很多東西的,畢竟年歲擺在哪裏,曾經有人戲言,要想成為曆史,第一要不斷學習,第二要長生不老,這絕對是真理。

    一個偶然的機會,天空中下起了蒙蒙細雨,大夥又湊在一起打撲克,李鳳楠打了幾圈之後,便借口出去方便,讓在旁邊觀陣的張怡接手,她走出了臥室,看到周雲山坐在堂屋中,抽著旱煙,看著遠處翠巒疊嶂的山峰發呆,他的這個表情,李鳳楠從小看到了很多次,她的爺爺每次也是在下雨天無事可做的時候,也是坐在屋簷下,抽著煙袋,看著遠方在發呆,似乎在考慮什麽,此刻,那種熟悉的感覺湧上李鳳楠心頭,便走了過來,輕輕的拍了拍周雲山。

    “雲山伯伯,你在想啥呢,想的這麽入神,天下雨了,幹不了農活,正好去休息一下,多好呀,看你想的這麽入神,有啥心事”,李鳳楠調皮的問道。

    “鳳丫頭呀,嚇我一跳,還能想啥,其實也沒啥想的,平時忙慣了,一旦下雨這心裏空勞勞的,坐在這裏抽個煙,放空一下腦袋,我們山裏人,下雨天都是這樣,哈哈”,周雲山笑著說道。

    “對了,周伯伯,這幾天我沒事幹了,就和村裏老人家聊天,我發現咱們村裏有一位老人家,看年紀應該不小了,尺長的白須,飄飄然,很有一種仙風道骨的感覺,不過每次大家在村頭大樹下閑聊的時候,這個老人家似乎是格格不入如,從來不說話,看著大家聊的熱火朝天的,他甚至帶著一絲絲輕蔑,這個老人家是誰呢,感覺他挺孤獨的”,李鳳楠問道。

    “你說的應該是老白叔吧,他可是我們村裏的老神仙了,今年九十七了,年輕時候當過咱們鄉裏中學的曆史老師,他的父親是前清朝的秀才,也是我們村裏最有文化的人,當年村裏的周姓家譜都是他父親主持修編的,後來他繼承了書香門第的家風,當了老師,吃了國家的公糧,老人家身體硬朗,但是如今兒女都先他而走了,好在是孫子輩的家孫、外孫還算是孝順,隻要有時間都會來看看他,他們多次也讓老人家搬到山下去住,但是他總覺得孩子不在了,住在孫子家裏也不像話,所以堅持不下山,依然住在這裏,他在村裏輩分算是很高的了,自己也有退休金,孫子輩們也經常給他錢,給他帶各種補品和生活用品,所以日子過得還可以,擱在平日裏缺少什麽了,村裏人下山趕集都會去問問他,缺少什麽幫他帶回來,他可是咱們村裏最有文化的活曆史,不過因為他年輕時候在縣裏教書,退休後才回來,和我們這幫泥腿子聊不到一起去,不過人挺好的”,說起老白叔,周雲山便似乎找到了一個話茬,滔滔不絕的說起來,李鳳楠靜靜的聽著,突然她有一種想去拜訪一下這位老人的念頭,也許他能知道一些這裏寶藏的秘密,但是老人家會說嗎?老人家的喜好是什麽呢,李鳳楠一時也犯了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