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五十二章(1/3)

作者:貓疲字數:8972更新時間:2020-05-12 03:34:41

    五十二章

    我又投下個重鎊炸彈。太子諸人又是一片嘩然動容,但不知道是真被我所的給唬住了,還別有其他的想法,那些的親信近臣。未再出言,一通下來盡由我一人發揮了。

    不過看這些家夥的表情,顯然是對號入座,多半聯想到了高力士、楊國忠、李林甫之流身上去來,當我宦官亂政的時候,同樣身為閹臣的李靜忠居然是一點反應都沒有,至少表麵上是這樣。

    。。。。。。。

    在那位皇帝身邊身邊久了,話也學了不少,除了口音與通用的陝西官話尚有差別外,咬文嚼句也可以吊的文謅謅,而且這也不是我胡的,在我那個時代,關於漢唐盛世一直是網絡上討論的熱點,我也看過一些名家的研究,要找點東西言之有物,實在太容易了,當我到朝廷主弱副強,以藩鎮對付藩鎮,怎麽能保證沒效法前人者,他們的表情別提多精彩了。

    一口氣完,心下一片輕鬆。不論是被人當做當作居心叵測,還是嘩眾取寵也好,都不關我事了,卻發現除了太子外,那幾位親信近臣死盯著我,仿佛楞是能看出花來,心翻覆,難道我太多適得其反了。這些家夥聽傻了。

    靜默。。。

    靜默。。。。還是靜默。。。

    “好個容若”忽然一聲大笑,卻是那太子,“果沒讓孤看錯你呀”    一向外表溫雅仁厚的太子,身上一下展露出那種糅合了熟穩、雍容、睿智、冷靜種種的氣質,竟讓人生出洞徹世情把握一切的感覺。我恍然,也許這才是他真實的某一麵吧,在老皇帝盛世名君文治武功的陰影下,作為他的繼承人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不但心隱藏自己的光華和欲望,應付上麵的猜忌和外來的嫉恨,又要適當保持足夠的表現和能力,才不至於讓皇帝覺的窩囊被人廢掉,在一個寬仁無害的外表下隱忍了這麽久一定很辛苦吧。

    據我的一點記憶和那些宮人太監相處的片言支語,知道一些有關這位太子的種種,太子原名李嗣升,為玄宗第三子,母親隻是一個普通的楊姓宮人,到他的出生純粹是個意外,查點就夭折在腹中,當初武氏當權的時候,立了幾任皇帝或死或廢,作為相王一係僅存的李姓皇族朝不保夕,當時的夏王李隆基無心養子,使人打胎,隻是因為藥力不夠,才有了這位忠王。史書上他性仁孝,好學,玄宗尤愛之,遣賀知章、潘肅、呂向、皇甫彬等名士侍讀左右。早年行事低調溫和,頗有仁厚名,直到前皇太子瑛及二王坐謀反案廢死後,排行第三的他,才出呼意料浮出水麵,順位成為太子,正式登上政治舞台。在此前世人對他最多的印象,多是忠王的那個忠字。

    據傳當初還是平盧節度使下一員討擊使的安祿山因攻契丹兵敗被押解來朝,這位太子識其有反相,請上喻以罪誅之,玄宗不聽。反重用之,隨後來祿山造反的事情。雖然無法考證他未卜先知的本事,但足見他當時的眼光和政治敏感性。

    有些話到這個份上已經有些心照不宣,我也就沒敢再下去,他也不再提起了。反正足夠這些家夥,好好消化一陣了,竟然連我告退,都曾未理得。

    後麵太子盡是關心淳淳囑咐的話,音尤在耳一片懇切,卻不知是不是聽了什麽,也是話中有話。我還能什麽呢,拜別出來不遠。“老大保重了”,卻是白追上來,緊握我手,為我敲得抱頭“何須如此肉麻,又不是什麽生離死別哪”卻欲言又止,我知道他想起我過的“可憐生在帝王家”的那一套,安慰他“盡可安心”。

    “不過白啊”我轉念一想,正色道“要心閹人,對某些別有用心的人來,一個庸弱的君主要比一個有主見的君王更好控製,如果陛下因此不再相信武人,重用宦官,那就麻煩了”

    卻是那尾隨的建寧王若有所思的眼光一動,“這又是為何”

    我看了一眼他,這個建寧王的品性與乃兄白謙厚沉穩不同,好武事、喜歡兵典,屬於宗室中的另類,別人都是隨軍見習,這個家夥卻要求親身參戰,我不會讓他上戰場,但最後還是打昏穿了某個倒黴的家夥衣甲,混在質子營的騎軍衝了下來,殺的盡興是血染衣袍,差點沒把我領軍那些部下給嚇死,所幸本人無恙。同時也是我的弟中欠債大戶之一,眼見走了,還念念不忘讓我把一百多年前的君士坦丁保衛戰,拜占廷人用“希臘火”大破大食海軍的精彩戰例,剩下的完才肯上路,也許對我希望的那個結果會是個助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