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十二章(1/3)

作者:貓疲字數:8418更新時間:2020-05-12 03:34:53

    第七十二章

    他一楞,    漲紅了麵皮,卻一時不話。

    我心下道,還不滿意嗎,你雖然當過節度使的判官,可一來就授高職,我自是不怕人非議,但於你卻有不利。。。

    卻見他才是反映過來,卻是大喜過望,激動的一頭拜倒,“軍上厚愛,武當是竭力以赴”,這前後反差,卻讓我好是嘀咕了一會。

    後來方知,原來太原府為唐朝之中都,也是高祖起兵奪下的龍興之地,宗親貴戚豪門顯宦比比皆是,隨便個府尹都是正四品上的宗室,官吏將佐之多各有背景,相較之下,他承父親的餘蔭,所授太原府參軍事不過是個好聽,卻實在微不足道的從八品下階,用來優撫世家子弟的閑差,不由他悶的發黴。好容易投了哥舒元帥的判官,本待有所建功立業,卻日子不長就因故丁憂守孝去了。

    投奔而來後,又因為早前出了奸細的變故,對這些投官有待甄別,他這個參軍事也不受重視,在城外流民營裏吃了幾白飯,實在鬱悶的緊,好不容易得進得城來,撞見故人。卻是開始轉運的日子。

    今來一下就拜了左司階,司階為將軍中府直屬將,與中侯、司戈、執戟,合稱四色官,為四色官之首,正六品下銜,主將出征時,一般為虞侯軍掌正,雖然現在各軍殘缺,也因陋就簡,讓我省缺了許多配屬,這司階隻是個光杆將,但相較原來的差事,也是飛拔數級了,不由他不激動莫明。

    反正這個家夥做過遊俠,武藝不錯的,還可以兼個保鏢。

    定下了這個這個很有潛力的炮灰後,又留下計議了些雍華軍駐節金州相幹事宜來,既是一種信任的姿態,也算是對他的考教,他有心報效所為,倒也相談甚歡。

    在內府地圖冊上,金州北靠秦嶺主脊,關中道東南部,與鄂、渝、川接壤,南依大巴山北坡,地處秦巴山區東段,漢江自西向東橫貫全境,自古為川陝鄂渝毗鄰地區重要的要衝樞紐,長江的第一大支流漢江由西向東橫貫其中。南北兩山夾峙,河穀盆地居中,南北高,中間低,西部高,東部低。

    石泉縣和安康城之間有鳳凰山隆起,將漢江與月河川道分開,形成了西部“三山夾兩川”地勢。境內主要山脈有秦嶺的東梁、千河梁、月河梁、南羊山和大巴山的化龍山,鳳凰山、筆架山。多山險要之所,古之要衝,秦時就有建城,漢為安康郡,為秦攏巴蜀之要津,於扶風、大散關,鳳州、梁州、商州等皆有坦途勾連,有烽燧驛路,呼應極便。

    這雍華軍駐節金州,又有上諭“北軍直隸,軍將長吏自行奏事”,連那節度使崔圓雖然統轄山南、北川諸道,卻也隻能發兵牌要求其協從,而不能直接指揮號令,這帳下盡是邊軍銳勇,若是統禦得當,絕對相當可觀而犀利的軍事力量。

    其主軍人選可極是重要,既要忠堅又要能幹,現在有這位未來的一代名將高適坐鎮,再加上大散關的衛伯玉所部,在叛軍要想輕鬆的南下絕非易事。我便有時間和空閑,安心去忽悠忽悠那種期待中官位與權勢帶來的腐敗而墮落的日子了。

    使親兵引了去胄曹領取兵器鎧甲準備上番。又寫了保舉的奏文使人遞到中書省去。

    結果把他弄過來還頗費了班周折,有故友的推薦,他自己倒沒什麽問題。但因為依考績他該累遷上職,是同來的房學士授中書門下平章事後,也舉了他為正七品的監察禦史。我賣了老大的人情,走了憲台韋大相公的門路,才把他調過來。

    待回旨的黃門剛離去,我便呼道“清風、明月何在”

    在外麵進來的是兩個青年虞侯,一個溫文儒雅,一個勇猛彪悍,都是二十五六歲的年紀,麵上神情俱十分冷漠沉靜,倒與從事的職業相契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