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二章(1/3)

作者:貓疲字數:7630更新時間:2020-05-12 03:34:58

    反正這章肯定要我湊字數了,我剛催一氣發了,不象看的就跳過把

    第八十二章

    可以帥旗是支撐全軍將士繼續作戰的精神支柱。舉個極端的例子,即使主將猶在,指揮中心完整,隻因某種特殊情況,如大風刮倒帥旗,都很有可能導致全軍士氣瓦解,變為一邊倒的敗局。這樣的戰役,曆史上確有其例,如淝水之戰等等,因為在激烈拚殺的戰場上,其他分部的將士們,並不知道主將本陣的情況,隻能遙望帥旗以確定主將和指揮中心的存亡。

    除帥旗之外,每一分部亦有自己的旗幟,作為該部標識。根據級別的由高到低,旗幟也由大到。同級單位則以旗麵之色、旗心之字、旗幟之邊、旗杆之帶來互相區分。按兵典,一般按照四方五行之色,中軍為黃旗,前鋒為紅旗,左路為藍旗,右路為白旗,殿後為黑旗,然後再以字、邊、帶來表示各自的上下隸屬關係。隻要是熟練的軍士,一望旗幟,便知是哪一部分的弟兄,亦可避免在戰場上的內部誤傷。

    各分部的旗幟亦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他們存在的標識。各營、各隊、各什、各伍等,往往即使犧牲到最後一人,也要死死保住本軍的旗幟。因為上級軍官或主將指揮,亦不可能細察到每一分部,隻能觀覽旗幟,確定其位置和狀態。在他們眼裏,旗幟在,該分部猶在,旗幟失,這一分部就算不存在了。本朝太宗更是規定,“凡失旗鼓旌節者,全隊斬!有功準贖。”故而某部若軍旗被奪,將士們往往拚了命也要再搶回來。

    指揮更為複雜。

    旗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顏色、不同級別的旗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揮動手法,還有各種不同的應用場合。

    應旗。

    上麵到,中前左右後五軍,分別以黃紅藍白黑五色標識。主將要調動某軍,升某色指揮幟,某軍見到須立刻豎起本軍旗幟,以示“應旗”。表明該部已做好準備,隨時聽從主將調遣。若全軍行動,主將同時升五色指揮幟,各部須同時應旗。應旗亦還可以細分許多種,如逐級應旗,分步應旗,全麵應旗等,這裏就不一一詳述。

    進擊。指揮幟點向何方,應旗部隊就向何方前進。而這個點的手法,更是多種多樣。高舉,意味著緩步前進;低垂,意味著跑步前進;數支指揮幟相交,意味著受令部隊合隊;數幟分開,則意味著展開隊形。等等,不一而足。

    行軍。行軍時,前哨掛一高招,即長竹竿上挑一麵旗。以顏色確定遭遇的狀況:樹林舉青旗;水澤舉黑旗;遇敵舉白旗;山險舉黃旗;煙火舉紅旗;依次向後傳遞情況。這僅是最基本信號。舉起高招的數量、高招揮動的手法,加上剛才所言的顏色,分別表示林密、水深、山高、火烈、敵軍人數、敵軍態勢等各種情況,非常複雜。

    據兵典,光旗幟一項,其基本手法就達數百種之多!尚不計其他特殊手法。

    鼓點。

    雖然擊鼓就意味著命令前進,不許後退。但其中亦有很多內容。鼓點緩,慢步挺進;鼓點急,跑步衝鋒;以“擂”的手法擊鼓不止,立刻猛攻;所有軍鼓同響,鼓聲大作,拚死進攻,不勝即亡。以上也隻為幾個大類,其中有許多更細的手法,包括在隊列運動時,也必須有相應的鼓點節奏配合,除視覺外還給予將士們聽覺上的提醒,免得部分戰士在沒看到旗幟時,通過鼓點也知道長官想要他們去幹什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