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關於唐代度量衡的一些問題

作者:貓疲字數:1368更新時間:2020-05-12 03:35:10
戶籍製度: 凡下人戶,量其資產,定為九等。每三年,縣司注定,州司覆之。百戶為裏,五裏為鄉。四家為鄰,五家為保。在邑居者為坊,在田野者為村。男女始生者為黃,四歲為,十六為中,二十一為丁,六十為老。每歲一造計帳,三年一造戶籍。州縣留五比,尚書省留三比。 度量衡: 凡權衡度量之製:度,以北方秬黍中者一黍之廣為分,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為龠,二龠為合,十合為升,十升為鬥;三升為大升,三鬥為大鬥,十大鬥為斛。權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為銖,二十四銖為兩,三兩為大兩,十六兩為斤。 五尺為步,步二百四十為畝,畝百為頃。丁男、中男給一頃,篤疾、廢疾給四十畝,寡妻妾三十畝。若為戶者加二十畝。所授之田,十分之二為世業,八為口分。世業之田,身死則承戶者便授之;口分,則收入官,更以給人。賦役之法:每丁歲入租粟二石。調則隨鄉土所產,綾、絹、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輸綾、絹、絁者,兼調綿三兩;輸布者,麻三斤。凡丁,歲役二旬。若不役,則收其傭,每日三尺。 稅製: 定下百姓及王公已下每年稅錢,分為九等:上上戶四千文,上中戶三千五百文,上下戶三千文。中上戶二千五百文,中中戶二千文,中下戶一千五百文。下上戶一千文,下中戶七百文,下下戶五百文。其見官,一品準上上戶,九品準下下戶,餘品並準依此戶等稅。其一家之中,有十丁已上者,放兩丁征行賦役。五丁已上,放一丁。即令同籍共居,以敦風教。其侍丁孝假,免差科,三丁放一丁庸調。地稅依舊每畝稅二升。每丁量稅一千五百錢,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