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一十六章 營造與建設(1/3)

作者:貓疲字數:6804更新時間:2020-05-12 03:35:27

    一百一十七章

    當然,我做這一切的立場,都是以利益為中心的,沒有錢賺的事情誰肯做啊,在沒有選澤的情況下,被人剝削總比餓死好,這些饑寒中人的要求也是很低的,隻要有個安身的地方,下頓有個著落,就是被操役如牛馬些,也能忍耐的。

    工坊的周邊,堆砌的密密匝匝如蜂巢一般的事物,便是那些工人的搭就的簡易棚窩,雖然簡陋了些,用了沼土、石灰、紅泥的三合漿,搗壁封塗了縫隙,到了冬也不怕漏風,這也是組織流民最早進行的工  程,其規模也隨著作坊,不斷的擴展,乃至至今相當部分還在熱火朝的建設過程中。

    通過溫江縣的新源水的支渠,大量的砍伐自西山的竹木可以直接順流飄下,為營地源源不斷的直接供應了大量的建材。

    那些場坊其間,穿插分布著明渠暗溝大水池。還修出碎石鋪的寬敝馬道和車轍。用從層石牆街壘分成眾多的層次分明大區域,隱然一個新興工業區的雛形,有詳細的規劃,不但可以供用水、防火、防盜,要是有了變亂,還可依房壘做防禦之用。規劃是可以容納人數萬到十萬的所在。

    每,剛發亮,鳴鍾而起,敲鑼而止。憑工牌出入,供應三餐的大鍋飯,雖然是最便宜的雜米粗糧,但管夠。七日一輪休,出營地,還有微薄的工錢。這是統一的規矩,倒是讓許多人心滿意足,巴望長這麽下去也不賴。

    沿著車馬道,再進去一些,大片木牆圍柵還有人值守的場地,便是官辦的事業,劍南是個大道,物產豐富,作為唐代手工業有關的將做,軍器、少府、都水四監,在劍南都有相應的設置,有現成的匠戶、場  地、技術等基礎和底書,因此鄭元和的工賑之法,多落實在這些上頭。

    這其中,便要到唐代的社會生產形態,唐代官府手工業門類眾多規模龐大.不但有從中央到地方的多層行政經營管理係統.而且建立在封建統治基礎之上.按照政府的需要.生產幾乎無所不有的.具有典型的封建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

    唐代官府手工業的主要經營管理體係.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鑄錢監等構成了,負責不同的生產門類。其勞動力組成主要來自兩部分:

    一部分是官奴婢和刑徒、流徒、番戶、雜戶,因犯罪等原因而成為國家的勞役,也就是通常所的罪人,刑戶。官奴婢常役無番.番戶一  年三番.雜戶二年五番.每番皆為一個月。

    另一部分是征自民間的各類工匠和丁夫,屬於隨需隨征的國家徭役體係的。如軍隊出征,可以征發地方工匠乃至行會組織,組成隨軍匠營服役,是為“官士農工商”五民中工屬匠戶之義務。

    這些省台諸監基本掌握了大量的勞役資源,光少府監一家,在京畿所屬的官奴婢和刑徒、流徒、番戶、雜戶等就有六萬之眾。

    不過自從長安失陷後,這些構建多已經名存實亡了,因此當以工賑之法的名義恢複重建起來,也大量的流民提供了一條可以寄身的出路。先後通過軍中募兵招夫吸納一部分,民間的田地莊園吸納一部分,官、私營造又吸納一部分,事實已經大量抽空了流民中的主要青壯力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