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八十九章 麻煩的氏族問題(1/4)

作者:貓疲字數:10388更新時間:2020-05-12 03:36:02

    第一百八十九章

    作為這個時代最具有特色的標誌物,實在太熟悉。

    所謂山東七大氏族,指的是太原的王氏、範陽的盧氏、陽的鄭  氏、清河的崔氏和博陵的崔氏.趙郡的李氏和隴西的李氏為七大姓所構成的以氏族血緣為紐帶的宗族集團。

    這所謂的山東,可不是現代意義的山東半島,乃是以古函穀關的崤山以東為界,名為山東之地,其實是代表了大部分黃河流域的中原腹  地,因此又被成做關東,這一法,最早出現在三國誌,所謂關東諸侯討薰卓。

    這七大氏族,也不是什麽混個三代為官就自稱世族的所謂名門,乃是自先秦就傳續下來漢姓宗望的代表,正宗漢統血係的象征,作為最古老的漢姓之一,經曆了五胡亂華巨變動蕩,無數門閥豪族灰飛煙滅後碩果僅存最正宗的中原望族。曾經是北朝最黑暗的時期,中原漢族正統存在的精神象征,甚至南北朝時期五胡十六國的許多出身貧寒的草莽帝  王、馬背書,都曾求聘其家,以期後世的血統的打上象征正統的烙印,更好的穩固統治。

    根本不是鮮於氏那種號稱隻有幾百年的淺薄曆史,純粹地頭蛇性質的蝦米可比的,光論其曆史和傳統,榮耀與底蘊,就是我的那得力副將韋老二出身的那些被稱做宰相世係,後妃世襲的京望巨族,也要甘拜下風的。

    他們是真正的血裔貴族,代表了漢姓正統的象征,最古老的禮儀與教養與時尚的代名詞,這山東七大氏族,隨便抓一個家史譜係,都可以詳盡完整考證到千年以上。他們的旁係分支遍布下,還有無數的世族門閥與之又著這樣那樣的千絲萬縷的關係。

    就如其中陽鄭氏、崗頭的盧氏、澤底的李氏、土門的崔氏,都是學問有成的,盛出進士,故又被稱為甲門四姓。其他姑臧李氏,富平的王氏,也與崔韋裴盧張高杜陳等老牌京望巨族一起,被稱做宰相世係的存在。

    不過,後世之李姓都自稱是隴西李,其實是訛傳,以冒姓者多,因為李唐王室的出身的西涼李氏胡人色彩濃重,既不夠顯赫,曆史也不夠悠久,因此在統治期間對功臣名將藩屬附國不分族類種姓的大肆賜姓,以充其族,至以於後世李姓滿下,固然成為下第一大姓,但同樣也使得李姓的淵源混亂雜駁,難以考證了。

    話回來,李氏家族起於太原,定鼎關中,雖是貴為皇族,但在當時並不是第一等的高門大族,至少在河北等傳統勢力根深蒂固的關東地區如此。

    因此這七大氏族中,大多數人不大看的起祖先出身卑微,世代與胡族通婚已經鮮卑化的李唐王室,李氏雖然掌握下,關東的士族勢力依然強大.且往往蔑視李唐宗室.不與之通婚.這令唐太宗李.遂製定頒布了≈l;≈l;氏族誌≈g;≈g;.規違.牽連太多,法不責眾。下人皆以其門第之貴,以通婚為榮,連魏  征等大臣都不能遵照奉行。

    後至高宗時.出身寒族的李義府官居宰相.欲為兒個媳婦.竟到處碰壁。有權臣之名的李相為此懷怨.便勸皇帝再次於唐高宗顯慶四年下詔,禁止太原王氏、陽鄭氏、清河崔氏、範陽盧氏等七大姓十大家“自為婚姻”,也就是以國家法律形式剝奪了這些氏族間的通婚權。同時又派人重修《氏族誌》  .規定不論門第.凡得官五品者皆屬士流。從此這七大高門自為婚姻以維持血統純正和高貴的傳統才真正被徹底打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